第八十七章:好言難勸該死的鬼!(1 / 2)

【修史?學成文武藝,賣給帝王家?吾誌可不僅是修史啊......】

賈琮心裡腹誹,位居下首,執禮道:“先生謬讚,學生此來。

經由陳學台引薦,是想向先生討教時文的。”

“老朽就專講時文,製藝之道。

不過空中起步、落在實處、言之有理而已。”

見他故意岔開話題,趙北鬥也不在此之上執著。

拈著尺長胡子,開門見山道:“若要我教,我不收禮。

隻有一條件,你賈景之賈蘭陵。

必入我燕社,老夫會安排你為副社長!”

話音一落。

王浩、周六合、張冇才三人頓時神情震動!

放眼整個大楚朝,恐怕也就趙北鬥敢說;“製藝不過什麼什麼而已”。

他那三句評價,不是老於八股文之人。

斷然說不出,其中有更高深、準確。

精辟的道理、技巧。

連賈琮都覺得趙北鬥比秦業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最後,這趙北鬥真是不講究!

一來就要拉賈琮入夥!

這塊薑不止老,還很辣啊!

賈琮寵辱不驚,安然坐著:“先生高看了。

晚生何德何能,能入燕社當副社長?”

“一介庶子,勳臣酒囊飯袋之後。

能明危機,縣府院脫穎而出,此乃其一。

鬥倒宛平羅秀才,不驕不躁,不自是。

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此乃其二。

宛平、固安治河策論,一介貴族公子。

能身先士卒,子之誌淺耶?

此乃其三!”

趙北鬥笑眯眯看著他,淡淡說道:“有此三條,足矣!”

眾人聞言再次變色。

趙北鬥不僅不講究。

竟然還直呼勳臣之後為“酒囊飯袋”。

也就這種下野的大佬沒有太多忌憚。

更不想。

趙北鬥早已深諳賈琮崛起之路了。

周六合等人盯著賈琮,等他做出決斷。

要不要加入燕社?

從此打上燕社派係的標簽?

為人左右?

燕社又是明白支持豫親王的!

而王子騰與秦王私交甚密。

賈琮又該如何決斷?

如此左右夾縫地難題。

體現一個領袖的魄力之時到了。

這趙北鬥太激進了!

賈景之的威望,自能成一派係。

何須如此!

王浩心裡冷哼,他對功名、權力的渴望不小。

一眼相中賈琮,欲輔佐賈琮為一代權臣。

如何甘心束縛於燕社!

“晚生今日願意結社盟。”賈琮淡淡笑道。

趙北鬥大悅。

王浩眉頭一皺,正欲拂袖而去。

“豎子不足與謀”,深深失望自己看錯人之時。

門戶之見很深的趙北鬥頓時改換顏色:“既如此,老夫必然傾囊相受,助你高中鄉會殿。”

“非也,晚生是說,晚生今日要自己結盟。”

賈琮看向陰晴變換的三人,慨然起身:“鵬舉、青鬆、兼達。

今日乾德七年癸酉處暑,我等站立西山之巔。

我賈景之欲成立山海盟,為生民計。

為功業計,諸君可願加入?”

“景之兄若為盟主,鵬舉願鼎力相助。”

王浩先是一怔,旋即恍然過來,大喜過望拱手表態。

張冇才此時不過圖個樂子,周六合稍作猶豫。

自然也願意加入,賈琮是他恩人。

“如此甚好,今年鄉試之後,我等約定。

宣武門外西小市廊房,蘭陵書社共商盟約。

吾暫為盟主,我等借此切磋時文、再商山海盟章程。”

賈琮衣袂飄飄,正色地說道。

以他為代表的蘭陵盟勢力。

今日在西山之巔初步成立。

趙北鬥臉色不太好看:“爾等莫不是欺我老無力?”

“非也,先生之品德、功業、學問。

晚生深敬之。

乃不願為此束縛,自成一家耳。”

賈琮笑了笑。

倒也不想無緣無故得罪趙北鬥,索性自找台階下。

“先生宰相之肚,莫若出一試帖詩,晚生若能過關。

今日就做清談,不生嫌隙如何?”

“哼,好大的口氣!”

趙北鬥有意刁難:“陸放翁重簾不卷留香久得簾字,你且做來我看看。

若能當場一刻鐘過關,老夫可不計較你的放肆!”

此句是南宋陸遊陸放翁的名句。

得“簾”字,就是限韻。

就是五言八韻詩。

縣府院、鄉會殿都考五言八韻詩。

作為參考。

旨在頌聖,因為是歌功頌德。

千篇一律,難有佳作。

五言八韻詩出題廣泛。

先秦漢唐宋元明古文、詩詞、經史子集都可以隨便出。

所以。

若不是博古通今之人又容易離題萬裡。

不過試帖詩在科舉中是次要的,不違規一般就過關了。

趙北鬥的刁難,難就難在一刻鐘時間。

李白、曹植這樣的天才。

古往今來寥寥無幾。

古代一首詩考慮平仄、虛實。

出口成章、七步成詩是很難的。

尤其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代還有“去聲”。

黛玉、寶釵她們的作詩限韻和五言八韻詩是差不多的。

黛玉也是個大才女,隨便想一想就能寫出來。

紅樓中曾幫賈寶玉,為元春省親命令作過詩詞。

“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這就是縮小版的試帖詩。

不知民間疾苦,處處歌功頌德。

賈琮生員功名、大楚第一神童的名號。

五言八韻詩不能不會做,就算不會,他也可以抄。

否則他前世白白當了文史愛好者的名頭。

腦海思索漢語音節詞、聲律基礎、陸遊詩意。

賈琮當場出口。

“久悟閒中趣,焚香讀一經。

欲教留一刻,不許卷重簾。

雞舌熏徐嫋,蝦須隔漫嫌。

濃收銀押底,清逗玉鉤尖。

繡箔低還護,羅衣薄更添。

燕歸人悄悄,鴨睡篆纖纖。

馥熬堪驅蠹,光涵未透蟾。

禦爐煙惹袖,佳句放翁拈。”

五言八韻詩,十六句。

首、尾兩對不用對偶。

五言排律,限“簾”韻。

最後兩句頌聖,一氣嗬成。

恰到好處,無可挑剔。

王浩等人暗暗琢磨點頭。

趙北鬥聽罷,緊皺得眉頭舒開,不計前嫌道:“清、雅、正,善!”

尤其那一句“欲教留一刻。

不許卷重簾”應情應景。

分明是說趙北鬥的“一刻鐘刁難”。

信手拈來,才氣逼人。

“先生寬宏大量,晚生佩服。

至於製藝之道,晚生還是另擇彆師罷了。”

賈琮不想因一些小節,隨便得罪一個人。

即便趙北鬥下野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