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慶幸的是在臨終前見到了孫子孫女。
國母仙逝,宮中大喪,整個皇城籠罩在一片白色下。
哀者千萬,可真正悲痛的也隻有太子和裕王,二人一連數日守在靈柩前。
而這當中,有人趁機展開行動。
從鳳鸞宮正殿出來,皇帝轉身到偏殿探望兩個孩子。
若說沒見到時晏欣陽前,他對此事還有疑惑,可在親眼看到兩個孩子後,所有疑慮都被打消。
“時晏跟宸兒小時候一模一樣,看到他,就如看到宸兒幼時。”
雖然他有眾多兒子,可在所有兒子中這個既是嫡又是長的孩子才是他心頭最愛,愛子的孩兒也是他最期盼的孫兒。
“時晏和欣欣確實可愛。”孟鳶溫和地朝孩子招招手,“兩個小寶貝,娘娘剝好了葡萄,過來吃可好?”
皇帝笑眯眯地看著孩子,示意兩人上前,又道:“這幾日太子妃要守喪,間歇還照顧兩個孩子,也是辛苦了。”
“太子殿下的孩子也是兒媳的孩子,兒媳照顧天經地義,況且兩孩子這般討人喜歡,兒媳再累心裡也高興。”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
見倆孩子有所猶豫,孟鳶主動端著葡萄過來,她斂起裙邊單膝跪蹲下身,“來,娘娘喂給欣欣。”
貼身嬤嬤輕喚了娘娘,想提醒她這麼跪蹲在小輩麵前有失身份,可孟鳶似沒注意到,捏起葡萄喂給孩子。
“瞧瞧太子妃娘娘多疼你們,趕緊拿著。”皇帝催促。
兩孩子接過來,卻是攥在手裡把玩,並未塞到嘴裡。
孟鳶也不計較,依舊一臉慈愛,“不知道你們喜歡吃什麼,娘娘讓人備了些糕點,一會兒瞧瞧可喜歡。”
見兩個孩子不說話,皇帝開口道:“長輩問話得應答,那才是好孩子。”
“不礙事的父皇。”孟鳶言語溫柔,“兩個孩子剛進宮,難免生疏,以後就好了。”
目光落在欣陽發髻上,她輕輕摸了把,“欣欣小辮子鬆散了,娘娘重新給欣欣編下可好?”
說著解開她頭繩,十分耐心地幫她編著頭發,動作又輕又柔,始終保持著單膝跪地姿勢。
這一副慈母抬頭,任誰見了不說一句好,皇帝也看得滿眼欣慰。
若不是琳瑤事先給孩子們講明白了,倆孩子怕是也會將之當做慈愛長輩。
編好發辮,孟鳶這才站起身,又讓嬤嬤帶孩子去一旁吃點心。
幾人離開這邊後,孟鳶朝皇帝道:“父皇,兩個孩子既已認祖歸宗,依兒媳看,還是早日回歸東宮的好。”
“這是太子的第一個孩子,他們已在外漂泊幾年,早些回來接受禮儀學識教導,也好早日融入皇室。”
“太子妃言之有理。”
這話正對了皇上心,“民間出生已讓人詬病,又是啟蒙之際,早些入東宮教導,回歸正道,也好培養感情。”
“等皇後喪事完畢後,就讓孩子跟著你們回去吧。”
“是,父皇。”孟鳶笑得溫和,“如此兒媳也可以跟兩個孩子常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