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張家的祖先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妻兒老小遷徙到此,幾百年下來開枝散葉,也成了紫竹鎮周圍有名的大家族。雖然不能說是有權有勢,但也是人多勢眾,在各行各業都有不少的人脈關係。
走著走著,張勇勝突然停下了,盯著眼前的古墓頓了一下。這個古墓很古樸,墓碑雕刻非常繁複,字體是蒼勁的魏碑體,從碑文看這位祖先還是進士。這樣的身份在古代可不一般,在每個家族都是光宗耀祖的。
吸引張勇勝的並不是這個古墓,而是古墓貢台上放著的一個泥碗。這樣的泥碗在很多墓前都有,一般是祭祀時倒酒用的。這個泥碗看起來很不同,但在碗的邊沿剝落了一小塊,留下白皙的底色。
張勇勝心中一動,蹲下小心翼翼的拿起泥碗。他用手指在泥碗上搓了一下,泥碗上的黑土一片片的剝落,白皙的地方越來越大。這個地方非常光滑,摸起來的手感很好,給人溫潤的感覺。
片刻之後,張勇勝將泥碗外邊的黑土全部剝去,泥碗真麵目完全露了出來。這哪裡是泥碗,明明是個瓷碗。瓷碗應該是個湯碗,比普通的飯碗略大,造型很精巧。它是白瓷為底,上繪青花,看上去頗為古樸。
青花瓷?張勇勝愣了一下,心中有些震動。青花瓷可是瓷器中的寶貝,真正的古代青花瓷可是國寶級的古董,每一件都價值不菲。他在電視和報紙上看過,這種青花碗可不便宜,拍賣價都在百萬之上。
張勇勝對這些事情是不懂的,但梁愛萍卻知道得不少。唐福生就收藏了不少古董,都是梁愛萍幫他處置的。她和好幾個拍賣行的老板都比較熟,進進出出的幫唐福生賺了不少錢。
他仔細的察看這個青花碗,不時微微的點頭。此碗非常的精致,是敞口設計,有深弧腹和圈足。它的造型比較規整,給人端莊穩重的感覺。碗的外麵繪製著花卉紋飾,筆觸細膩工整,青花釉色典雅雋美。
張勇勝將碗翻了一麵,看了看碗底的落款,心中一驚。這個碗的年代很久遠了,距離現在至少六百年了。從這個落款來看,應該是官窯瓷器,上麵還有年號。如果是真的,價值可非同小可。
仔細的察看了青花碗,發現它非常的完好,之前是被山土所覆蓋,才變成了黑黢黢的泥碗。這座古墓多年沒人來打掃,所以一直沒有人發現。張勇勝算是撿到寶了,心中頓時驚喜萬分。
張勇勝用紙將青花碗擦乾淨,然後用舊報紙包裹起來,準備帶回去讓梁愛萍看看。如果這個碗是真的,那可值不少錢。自己從梁愛萍那裡要的錢沒法公開,這個倒是可以作為暴富的理由。
有了這個瓷碗,張勇勝開始多加留意古墓前的東西。各種祭祀用的陶製罐子、盤子什麼的都要去察看一番,希望乘熱打鐵多撿幾個寶貝。但是事與願違,其他的都是很普通的陶器,青花瓷器僅此一件。
等到太陽快落山了,張勇勝才美滋滋的下山,心裡彆提有多高興了。這可是意外的收獲,撿了祖宗的大漏。也不知這位先人的後人是誰,有機會還是可以儘量報答一番,不能吃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