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安暘按照這些條件篩選了一遍,現在市局中的人居然沒有一個符合條件的。
“這個人要是這麼容易就被找到,他肯定早就被發現了,不會到現在還讓我們在這裡亂猜的。”季思源對這件事相當看得開,雖然這件事算是他的執念,但他也查了十多年了,不在乎這一時半刻的。
季安暘也沒在這件事上糾結什麼,這件是不是隻靠想就能想出來的,還是需要更多證據,實在是急也沒有用,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另外一件事。
他的目光落在了線索牆上的“五域集團”上。
曾經互幫互助一起犯事一起壯大的四家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死了三個,就算是傻子也發現規律了。最後剩下的這一個,即使不為“老朋友們”難過,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嗎?
五域集團的董事長現在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無論是問他一些事情還是嚴密監護他,肯定都會有收獲。
不過季安暘關注五域集團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將目光移向了線索牆的另一邊,那裡寫著的是“雲上文化”。
五域集團除了發生過女秘書被殺的那個案子之外,還曾發生過一起泄密案。這起案子當時還是比較轟動的,被多家媒體一直關注著,但實際上並沒有造成什麼很嚴重的後果,總的來說算是處理得比較及時。嫌疑人也很順利的抓到了,就是五域集團的一個員工想要盜取資料,但在操作時候出現了一些失誤,才引發了這些事情。
這案子本身沒什麼特彆之處,但由這個案子引發的另一件事卻給雲上文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後來導致雲上文化破產的事情,也和這個案子有很深的聯係。
當年五域集團的泄密案很快就解決了,但這件事畢竟是真實發生過的,那些被泄露的秘密還是有機會被傳播出去的。而當時就有一個同樣是搞信息技術的專業人員,趁這個機會盜取了一些相關秘密。
這件事本身沒有人發現,因為泄密案案發,他所盜取的信息既無法出售也無法交流。但他做了這麼大一件事無法說出去實在是憋得難受,於是他把盜取的信息改變了一下寫了本小說,沒想到居然火了。
那本小說無論是從題材還是內容上來看,都沒有任何問題,普通讀者完全沒把小說裡的內容和那件泄密案聯係到一起。雲上文化就看中了這本小說,打算做IP的影視化改編。
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是一個比較資深的中年編輯,他去找作者談了幾次版權收購的問題,但一直都沒談下來。據說當時是因為這本書比較火,作者出價太高,而且不肯讓步,所以一直都沒能談攏。
然後就在一次繼續去談版權的過程中,編輯把作者殺了,而且將現場擺成了小說裡的經典場麵。季思源當年是親自偵辦此案的,當時的現場他親眼看到過,據他說當時看到的場麵比案情資料裡的照片要震撼得多,是真真正正對小說裡描寫場景的還原。
季思源現在回想起來還在說,當時的那個場景可能是以後即使影視化,也無法還原到那種程度的。
凶手當時就被抓住了,他應該也沒想逃。被抓到的時候還處於一種極度的亢奮之中,大喊大叫著在敘述他的“創作理念”。
據凶手後來供述,他的動機就是因為版權問題長時間談不下來。他當年已經年過中年,依然是一個小小的編輯,不上不下的勉強過著渾渾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