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戰吧,誰怕誰(2 / 2)

如此推算,今年的銷量必須會出現大增,桑塔納不得不著急,必須要想辦法,好的辦法沒有想到,但是餿主意卻不少,這是變相的降價。

市場就這麼大,有一方降價,其他方想要占據市場份額也必須跟著降價,這就必然會形成價格戰,而且現在也比較流行打價格戰。

前有彩色電視機,國內幾個廠家聯合起來降價,把國外的品牌都乾趴下,趕出國內市場,本來已經勝利了。

但是貪心無止境,結果沒收住,打完衛國戰爭,還要打內部戰爭,大有一副不把對方乾死就誓不罷休的姿態,陰招層出不窮。

幾大彩色電視機廠正打的火熱,長虹電視機的老大一琢磨我把彩色顯像管都買了,讓你們沒有貨,隻能買價格高的進口貨。

先給你來個釜底抽薪,然後再降低價格,來個火上澆油,這套連環計下來,就不信你們還能活,以後的彩電市場還不都是我長虹的天下,真正實現長虹。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這場戰役以基本上接近於尾聲,估計長虹的董事長先生快要宣布辭職了!

除了彩色電視機,還有dvd的市場,現在pda也在開始打價格戰,青島啤酒也在這麼乾。

到處收購廠子,跑人家地盤上,先收購一個啤酒廠,然後打價格戰,把同行搞死,好在局部地區形成壟斷市場。

反正這兩年國內到處貼著價格戰的字樣,現成的例子,現成的操作,桑塔納有樣學樣,想要打價格戰很輕鬆。

而且對於這個結果,李衛東一點都不稀奇,而且事實上,中國入世的前兩年,的確是國內打價格戰最熱烈的時候。

上輩子,他就記得,當時想要買夏利,一年降了好幾次,從年初的六萬五,先是降到六萬,然後五萬五,最後一步到位四萬八千九。

中間還有很多人維權的,鬨事的,反正挺熱鬨,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降不到的。

隻是最後李衛東還是沒有買,做生意的老板,你買一個不到五萬的車像話嗎?

現在這事發生在他身上了,感覺又不一樣了,按照年產十萬輛汽車計算,每降低一千塊錢,就等於利潤少了一個億。

本來做汽車,算起來利潤率是挺高,也經不住這麼折騰,而且降低的每一分錢都要乘上10萬,這可都是他的利潤呀。

也不怪夏國強來找李衛東,這事他不敢決定呀,給公司少掙多少錢,把他賣了也不夠賠的!

但是現在彆人已經出招,雖然隻是針對京滬廣深,但是這幾個城市卻是中國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拿下這幾個城市很具有標誌。

李衛東琢磨了一下,這件事情無可避,而且現在的價格也的確有些過高,當然這個時期的汽車配件成本也比較高。

國內的配件廠並不太成熟,很多的關鍵性零部件國內做不了,必須要原廠進口,這就造成了一定的壟斷,也是合資車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

若是能通過外部的銷售價格降低,倒逼公司產品的成本下降,也是公司發展的一種方式。

不過李衛東還是問道:“其他幾家有什麼反應?”

夏國強說:“據我所知,捷達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也在開會商議對策,據說是要降價3000元,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消息說明通過。”

看李衛東沒有說話,夏國強感歎著說道:“看來這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銷售額最大的桑塔納,為了保住銷售量,不得不乾這種殺敵1000,自損800的事,豈是你想不應戰,就可以不應戰的。

李衛東決定道:“戰吧,誰怕誰呀!他們三家國有企業的成本,還能比我們的成本低,你就瞄準桑塔納,他降多少,我們就比他多降一點!”

fq番茄網

夏國強一臉的苦澀,這能一樣嗎,人家是國有企業,不怕虧損,降價保的不僅僅是份額,更多的是這個麵子。

那李衛東決定降價,降的可都是利潤,都是他自己的錢,不過老板都不在乎了,夏國強也不好說什麼,雖然他也會因為利潤降低,獎金也會變少,但和降低的利潤比,小巫見大巫。

而且李衛東的這個決定,必然會讓汽車市場發生一些變化,沒有誰會在價格戰中獨善其身。

夏國強帶著李衛東的命令離開了,他要回去召集銷售部門開會,製定各種預桉,降價一定要降的有成色,有水準,不然,豈不是說明他這個位置誰都可以坐。

夏國強離開後,李衛東接到了幾個相關部門的電話,全部都是為他這次專訪的事情表示關切,並提出如果有需要的地方,他們可以代勞。

李衛東不懷疑這些人的目的和出發點,但是他最真實的看法並沒有那麼重,更不會為了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去欠彆人的人情。

電影裡都說了,uu看書 人情債最難還,雖然如此,李衛東還是一一對他們表示了感謝,並委婉的拒絕,在始終相信互聯網會讓人變得健忘。

果然李衛東專訪的事情,發酵了一兩天之後一下子歸於了平靜,不是大家不討論,而是大家有更好的話題需要討論。

寶島的領導人換屆選舉完成,兩麵派陳水當選,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這件事情上,相比較來說,這件事情更容易激起網民的激憤之情。

而且都過去這麼多天了,你未來重慶一下,大家也失去了耐心,正常人誰還會對一個注定沒有答桉的問題繼續糾纏。

李衛東清閒了之後,也開始參與到公司改革事情上來,畢竟新組建的這些部門,還有專門的委員會,都是實現他想法的一個途徑。

參加了幾次谘詢公司的彙報會議之後,李衛東對他們的印象發生了極大的改觀,原來隻是覺得這些人空有口舌之力,實踐能力必然很差。

但是這幾次會議下來,讓你見識到了什麼叫國際谘詢公司,人家憑啥能活的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