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幾日,京中細雨連綿,澆滅暑熱,直至八月十五方止。
今歲中秋,皇城不再安排煙花,皇帝攜後妃與眾皇子登上朱雀門俯瞰京中輝煌,透過城樓上稀疏帳帷,百姓亦能親睹聖人身影。
樓下,五門洞開,宮人有序成排,手捧吉品緩步而出。漆盤上臥著無數香囊、絲絹、珠串等,皆是宮娥女官們為百姓祈福所製,更有銅幣、碎銀夾雜其中,分發於民,討個吉利。
曾經血跡淌流之地已被這人潮熙攘的盛世景象所籠罩,去歲煙花宴燒毀的房屋也修葺如初,皇帝眺望滿城繁華,甚為欣慰。
紓雅站在一眾貴人身後,觀不得萬家燈火也見不著吉品發放,百無聊賴之下攛掇魏垣一同溜下城樓,鑽進人群當中。
“陛下瀏覽完便會回宮開宴,你也不怕擔下個失禮之罪?”魏垣任憑身前女子如何竄行,自己隻攥緊著那隻手,隨她一同與遊人摩肩擦踵。
“那就趕在開宴之前回去......”這樣的熱鬨一年難有幾回,紓雅已然看得心花怒放,“夫君既願意隨我出來,怎地還怕起來了?再說你答應昭儀娘娘為我買遍朱雀大街上所有的糕點鋪子,承諾尚未兌現呢。”
十裡朱雀街,左右共十八坊,臨街商鋪不計其數,真要逛起來,一兩個時辰隻夠看個新鮮,更彆說駐足選購。
魏垣想想便頭疼,但仍舊莞爾一笑,畢竟是自己親口所言,且該罰!
“天色已暗,今日隻逛一坊......”
紓雅回眸應是,臉上梨渦忽現。
夜越深,路邊燈火也就越密,竹篾紙籠、絹布花燈、琉璃燈......不勝枚舉,加之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這條五六十丈寬的街道可謂繁華之至。
烤製月餅的香氣縈繞坊間,魏垣如約購遍善和坊中所有品類的糕點,左右手掛滿包裹,又順帶提了一壇秋日桂花釀。
民間不常有升空禮花,那噴濺如流星的煙火杆子便風靡不已。二人信步漕河邊,賞觀一片火樹銀花。
忽有藝人展技,口吐火龍,紓雅忙著遙望對岸,無心闖入,一陣“咻”聲過後,熱浪襲來,眼前唯餘金光。
焰火在臉頰邊綻開時,紓雅下意識躲避,再度睜眼,隻見自己正被魏垣半掩在懷中。
“可有傷到?”魏垣護著紓雅,上下打量。
她乍然露笑,搖頭否定,又警覺地盯一眼酒壇,好在隻是虛驚一場。
“無意驚到娘子和郎君,兩位無礙吧......”戲班班主愧笑著迎了上來,而後翻動挎包,抓出一小把煙花棒遞給紓雅,“這些小玩意就當給兩位賠個罪。”
紓雅欣然接下這份意外之喜,稍望一眼戲班仍在進行的雜耍演出,摸了一錠銀子相送,“是我們不當心,耽誤了戲班生意。”
班主接到賞銀喜不自勝,連聲道謝。是時,火龍再現,觀眾一片叫好,也紛紛向著地上花毯拋碎銀子。
“咱們手上有酒有‘菜’,不如找個僻靜地小酌?”穿過河上人頭攢動的小橋,紓雅神神秘秘地說著。
今夜魏垣將伍必心留在宮中隨侍長公主,此刻自己手上這些東西是有勁買無處放,的確得找個地方嘗嘗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