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大明養殖業(2 / 2)

“.你現在養了多少頭豬?”歐藏華平和的問道。

“四頭,有三頭是去年快過年的時候生下來的崽,我自己接的生!”卜二娃很是自豪的說道。

“一千頭就是你要把四頭喂兩百五十次。”歐藏華說完,又補充道:“不過你不用擔心,我會派人協助你。”

“這個.”卜二娃思索了一陣,才木訥的說道:“大人,我沒養過那麼多,不知道怎麼回答你。”

歐藏華聽聞此言,心裡暗自歎了口氣,這種情況其實不用征求他的意見,隻要把他安排在合適的崗位就行了。

“那就先試驗一下吧!”

想通之後,他便直接說道:“咱們從兩百頭開始,再慢慢擴大規模好了。”

隨後,讓秘書帶卜二娃下去休息。

豬這種生物,真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好的饋贈。

肉、骨、內臟都能使用,豬毛可以加工成刷子,豬鬃則因其硬度和韌性而被廣泛用於製作畫筆、樂器弓毛,就連豬糞都是農業絕好的肥料。

早在漢朝時期,養豬的方式逐漸從采用家庭式的養豬方式轉變為集約式的養豬方式。

唐朝時期,陝西有一個叫做“耕者”養豬的組織,養豬的數量不可估量,甚至要利用城牆外的草原作為養豬場地。

宋朝豬養殖已經成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甚至隨著養豬養殖的技術大幅度增長,還出現了很多的養豬專業化機構。

有傳言說逐漸繁榮興盛的養豬產業,是在明朝時慘遭浩劫,從而一蹶不振。

因為皇帝姓朱,和豬諧音,所以養豬一事便被禁止,甚至殺豬都被視為對統治者的不敬。

明朝有過禁止殺豬麼?

有,而且下這道命令的人就是歐藏華現在的老板·正德皇帝。

正德十四年十二月,禁民間蓄豬,遠近屠殺殆儘。

正德十五年三月,禁豬令就在各方反對的情況下無了。

持續時間不過三個月,除了讓正德皇帝的人生多一條笑料之外,可以說無人傷亡。

歐藏華坐在書房裡,手裡轉著毛筆,眼中沒有焦距的看著窗外。

他回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時候,住在爺爺奶奶家,那會兒還沒有網絡,家裡隻有一個大頭電視機。

爺爺會晚上收看農業與軍事頻道,學習電視裡專家教授的知識,養豬、養羊、養魚等等。

隻可惜自己太小了,根本記不住電視裡講了些什麼.

“歐大人”

“歐大人!.”

“嗯?!”歐藏華回過神來,隻見程知柔站在一旁,目光溫柔的看著他。

倉促的放下筆,歐藏華訕笑一聲道:“不好意思,神遊了!程姑娘有什麼事麼?”

“沒關係,倒是小女子打擾了歐大人休息。”

程知柔笑了笑,柔聲說道:“小女子在京城已經停留快兩個月了”

“原來這麼久了啊!”

歐藏華歎了口氣,明白這姑娘來找他所為何事,隻得說道:“程姑娘既有意南行,可否勞煩你順道搜集些關於養豬之術的典籍?”

“養豬?”

程知柔聞言,先是微露愕色,隨即溫婉一笑,應聲道:“歐大人所托,小女子自當銘記於心,定當留意收集。”

歐藏華笑了笑,接著又補充道:“多謝,若是有此道好手,也請程姑娘幫忙溝通一下,願意來京城的,鴻臚寺會出高薪的。”

程知柔點了點頭,覺得這位禮部右侍郎似乎有點不禮.

⊙ttд?n⊙co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