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議論新政(1 / 2)

章武三年臘月,各地捷報頻傳,九州境內除淮南發生一次水患外,其餘各郡縣均豐收,統計呈報的糧食比往年多出一倍,均田和承包製初見成效。

東麵海域之上,孫權全麵征服琉球島,收降島民五萬餘,島上有人獻海圖,果然找到劉琦所繪世界地圖上的東瀛和南海群島。

孫權對劉琦愈發欽佩,決意南征孤島,劉琦承諾過,征服此島便可自立南海王,隻要承認是大漢之臣,南海區域由他和子嗣自行治理,可與吳郡、嶺南等地全麵通商合作。

與此同時,夏侯淵揮師南渡漢江,繼續征討馬韓,仇首回國後,被李儒幼子聯合群臣謀反奪權,國內大亂,漢軍到時望風披靡,仇首領百濟殘部在倭人的幫助下逃至南方一處孤島上,取名濟島負隅頑抗。

夏侯淵與夏侯霸、夏侯尚分兵征討境內,辰韓,弁韓不敵而降,劉琦傳旨在漢江南置朝鮮郡,封夏侯淵為朝鮮候。

又按島上之民設韓縣、新羅縣、百濟縣,封崔林為韓侯,夏侯尚為新羅侯,張敞為百濟侯,?打散遷徙境內之民,境內自治。

馬岱、鄧艾收降西部鮮卑禿發部,諸葛亮斬蠻王孟獲,蠻兵四散而走,漢軍直追至朱提郡,永昌郡守王伉派兵會合,準備趁勝追擊。

臘月二十三,天子劉琦攜文武百官,於北宮觀星台祭祀天地,百官頌揚漢室再興,功績空前。

禮畢回到朝房,劉琦頒布的第一條新政讓所有人大感意外:朝堂議政務不得咬文嚼字,直奔主題,簡明扼要說明情況,不得浪費時間;奏折要言簡意賅,非必要不得引經據典,長篇大論,以往用竹簡刻字不易,改用紙張後行文要簡潔明了,不可太過晦澀。

此一項旨意自然贏得武將歡呼,但文臣也沒有多大反應,自樂府詩逐漸流行後,再加上劉琦的推進,建安年間五言詩、七言詩已為士林所好,長賦不再是主流,這樣調整雖有礙文風,但隻是奏折,倒也無關緊要。

短暫議論之後,無人提出異議,文班之首荀彧出列奏道:“今四海已平,朝廷錢糧廣盛,府庫充盈,但百姓尚不富足,雖輕徭薄賦,卻又修葺宮室,建設署院,實勞民傷財之舉。臣等以為應當從緩,修文治政,使民知禮,勸課農桑,此昭宣中興之策也!”

劉琦不動聲色問道:“如此說來,所有學館、書院、國子監等都是多餘了?”

荀彧答道:“建書館、聚書卷、置學士,校正圖籍,教授生徒,此化育萬民,沿革禮儀,曆朝有之,此乃國之正事,不可廢也!至於科技院、工坊、銀行等,皆為末事,舍本而事末,則天下不令,請陛下明鑒。”

劉琦環顧眾人,見群臣紛紛點頭,對荀彧的演技頗為滿意,沉吟片刻問道:“荀愛卿之言,誰讚成,誰反對?”

劉琦的猶豫,在眾人眼裡便是有了妥協之意,有荀彧帶頭,傅巽也立刻出列奏道:“荀中書所奏極是,農乃天下首務,國之根本,重農修文,乃當務之急。”

“農蠶者乃天下衣食之源,理當重視!”劉琦微微點頭,傅巽特意將農事放在前麵,再以文事並重,讓人無法反駁,便問道:“如此看來,工、商皆無用之舉。”

陳琳奏道:“臣聞末事不禁,則技巧之人利。商工之民,蓄積待時,侔農夫之利,實乃邦國之蠹,非但不可重之,理當除之。”

劉琦不置可否,問道:“隻治農事、文學二事,可治邦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