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雙成:“其實也沒什麼疏忽不疏忽,你這份計劃書隻是草案,大家一起討論嘛。包括這份計劃書本身,小華都有一票讚同與一票否決權。”
發展綱要中還提了一個建議,就是可以對外宣傳養元穀、吸納江湖散修加入,尤其是東國修行界的散修。
這條建議是呼應華真行前段時間給出的政策,想得此地造化機緣者,得申請加入養元穀,得到批準後簽訂《入穀協議》。
至於如何批準這些人的申請,這份發展綱要中也列出了細則,包含了諸多方麵的考察要求,批準工作也由上述的委員會負責。
按照石雙成方才所指,那麼華真行也應該有一票讚同和一票否決權。
華真行拿著計劃書看了半天,最後開口道:“將來可如此做,但是眼下尤其是今年,你們回到東國後,請不要對外提及此事。
新聯盟在幾裡國需要發展空間,暫時不想引起外界關注,養元穀也是如此。況且諸位來了之後,我們這裡的導師隊伍已初具規模,暫時需要先穩定一段時日。
倉促之間吸納太多的外來修士,既非我們自己培養,也未必了解此地理念,很多事情恐怕會變了味道,且過幾年再說吧。諸位,請承諾遵守,此番回國勿將此地之事外宣!”
華真行剛說完,石雙成也開口道:“若有人聽到風聲上門滋擾、強求機緣,養元穀也可以告知昆侖盟,昆侖盟不會坐視不理。”
王龍明曾向潘采提議,此番回到東國,聯絡與他們交好的散修一起加入養元穀,潘采也表示讚同。
華真行並不知道他們私下的商量,但是在工作會議上就把這個提議給否了,原因無他,韜光養晦而已。
新聯盟有足夠的實力解放幾裡國全境,華真行對此毫不懷疑,真正的考驗是下一步的社會改造與秩序重建,目前也積累了成功經驗與乾部隊伍。
可是這樣的局麵,是建立在沒有外部勢力大舉介入的基礎上。幾裡國本身太過貧弱,假如有外部強大勢力的介入,則根本經不起折騰。
當然了,就因為這個地方太窮太破,是世界最貧困混亂的國家,幾乎已沒有什麼油水可言,所以無論其內部怎麼折騰,也沒有什麼大的勢力會特意關注。
對新聯盟而言,這就是一個機會,讓越少的人、越晚注意到這裡越好,尤其是那些殖民時代原宗主國勢力。不求他們能幫上什麼忙,隻求他們彆再來禍害,假如他們把這個地方徹底忘掉,那才是謝天謝地呢!
養元穀的發展也是如此。三位老人家確實神通廣大,洞天福地也是氣象非凡,但畢竟是草創之初,真正能參與具體事務管理的大小雜魚還沒幾隻,不宜大張旗鼓。
想建立心目中的養元穀,那就要堅持以我為主,所有根基都要自己去打好,不可能一味借用外力。
養元穀吸納這批原定風潭的修士,也是緣法所致,就像是想做生意突然來了一筆本錢。但是短時間內再吸納更多的江湖散修,那可真就是喧賓奪主了,華真行也不是要搞什麼江湖幫派。
石雙成說話的時候,華真行突然回想起廣任真人臨彆時給他悄然留下的一道神念。
這道神念中的信息,並沒有太多主觀內容,都是發生在養元穀中公共場合的事情。潘采等十九名定風潭修士,遇到正一門最年輕的大成真人廣任,當然也是難得的交流機緣。
廣任從小就被高人看中、悉心指點栽培,長大後被帶入正一三山修行,年紀輕輕就突破了大成修為,既是天縱奇才又是福緣深厚,人生簡直是順利得不能再順利了!
相比之下,這些人則感歎命運之多舛、修行之艱難。他們原本也在千年傳承宗門中,卻莫名遭逢大難,逃散而去終日不安……曆儘千辛萬苦,付出莫大代價,這才重新加入了養元穀。
他們說的應該都是事實,當時石雙成也在場。說到人生得意、背景深厚,石雙成更是如此啊,際遇與這批定風潭棄徒那是天壤之彆。
可是石雙成卻越聽越彆扭,忍不住開口道:“諸位生於太平之世,自幼衣食不缺、安全無虞,少年便得機緣習成神通秘法、有一身修為。
定風潭因罪而滅,但高人寬懷,你等並非受到追求,各自安然離山。攜法寶、仗修為,足以安身立命,二十年來或事業有成、或逍遙度日,今日還能得此地大機緣。
你們這樣的人生贏家,還要自歎自憐嗎?還要感歎命運多舛、千辛萬苦?那麼山外之人,在你們眼中還是不是人?你們真應該去好好看看!”
廣任沒有給出任何評價,隻是用神念轉告了華真行當時這一幕場景,同時給了一個建議:待這批人從東國返回後,不要一味留在養元穀裡當導師,最好都能像簫光那樣,輪流派到山外參加新聯盟的一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