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一的情況毫無變化,其內容是“護送羅柴德醫生安全離開”,並什麼進度條顯示,看來隻有完成或沒完成這兩個結果。其獎勵是非索港南部海岸彆墅一套,華真行也搞不清楚這套彆墅會以怎麼樣一種方式獎勵給他。
華真行並不貪財,假如沒有這個係統的出現,他一樣會救羅醫生,而有了這個係統他也不排斥這些獎勵。東西當然都是好東西,就看怎麼來的、又怎麼使用。而他更感興趣的是另一個問題,就是把任務完成後獎勵會怎麼出現。
第二天兩人收拾行裝繼續出發。華真行判斷他們應該基本安全了,便沒有讓羅柴德繼續走在前麵,換成自己領路。初升的朝陽下穿行黑荒大草原,清涼的風吹散了幾許疲憊,遠處有成群的跳羚在飲水,華真行卻刻意避開了有水源的地方。
清晨有很多動物都會去喝水,而在乾旱的季節對水源地的爭奪也很激烈,飲水的時候很危險,獵殺的場景隨時都會上演,禽獸們的精神也是高度緊張。華真行不想驚嚇到這些野生動物,雖然不怕,但也不想無端招來攻擊。
幾裡國這片草原一年有兩個雨季,分彆是春末的大雨季和秋末的小雨季,如今的時節正是大雨季尚未到來之前,一年間最乾旱的時候。草原上隻有低窪地帶尚存積水,很多河流變成了斷續的水坑、水潭與狹長的湖泊,依靠水源生存的野生動物顯得很擁擠。
這麼大片的荒野自古以來為何沒有得到開墾?墨大爺談過這個問題,有氣候和人兩方麵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缺乏農耕文明的積累。這裡的降水集中,幾乎沒有農田水利工程,既缺乏成熟的灌溉係統,荒原上也不是經過多年精耕的沃土。
不會種田的人那就是真不會種田,需要從小手把手地教、或者跟在彆人後麵自己學,至少需要花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來。不適合耕作的土地那是真不適合耕作,開墾之後需要好幾代人的精耕才能成為熟田。
至於水利灌溉係統以及農耕技術,在人類曆史上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則需要上千年的摸索才能形成規模與傳統。
在海外殖民者到達這裡之前,當地還一直保持著原始部族社會狀態,人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殖民者直接建立了城市,引入了現代工業化社會文明體係,但是並沒有也無心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係統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城市及周邊有工業與服務設施,郊外也有種植園和農田,但都是在有條件的地方搞局部區域的開發,假如放到幾裡國整個疆域中去看,那就像皮膚上的一塊塊癬斑。
這讓華真行想到東國舊社會的大尚海,十裡洋場不可謂不繁華,但是走幾步到了江北廣闊的農村與城鎮,便會發現巨大的反差。
其實非索港曾經也很繁華,後來被種種原因導致的社會撕裂所摧毀,如今又在緩慢重建。但就算回到了當初,又好似一切並未改變,而今天的東國卻已完全不同。
華真行為何會有這樣的聯想,因為他最感興趣的海外國家就是東國,用心學習過東國的曆史,還看過不少圖文資料。
很多生活在郊野的幾裡人平時也種地,但是他們種地的方式會讓一個東國人目瞪口呆,就是在雨季來臨之際把種子撒在荒野上,到了成熟的時候就去收。不耕不灌不鋤不管,野種天收全看老天爺的臉色,其產量可想而知,而且很多作物是不能這麼種的。
當地最常見的一種作物是木薯,水磨晾乾成粉,再蒸熟去毒可當口糧。野種的方式去收獲,疣豬等野生動物也都愛吃。
除此之外,荒原上的物產不能說不豐富,比如猴麵包樹的果實也可以充饑,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但也就這樣了,不可能指望他們有多麼高明的農業及食品加工技術,更彆提美食烹飪藝術了。
墨大爺曾經行走幾裡國北部的廣大荒原,他認為這片地方是完全可以開發改造的,甚至指出該怎樣修建水利工程與灌溉體係,在哪些區域進行開發,既不影響整體生態又能發展出現代農業與加工業,最終還能改善整個區域的環境和氣候。
墨尚同雖然有這樣的考察結論,但不可能實現這樣的藍圖,這片荒原不是他的也不是草鞋幫的,就算憑借如今的草鞋幫也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華真行曾問墨大爺怎麼樣才能做到,當時旁邊的柯夫子插了一句話:“若物料器具足,十萬東國華族人足矣。”
這話也許並沒有吹牛,非索港如今就有東國的援建項目,他們的工作效率與建設能力令當地人望塵莫及。同樣的工程假如讓當地人自己去乾,恐怕幾十年也搞不定,而到了東國建工集團手裡也就是一年半載的事。
這些東國工人的工作量在當地人看來已經很大了,但他們還有閒暇去種地,在駐地內以及周圍開辟了很多片菜地,各種蔬菜都有,而且長勢都那麼好。楊老頭是個嘴饞的家夥,當地吃不著的各種新鮮蔬菜,他都攛掇華真行去東國工人駐地去買。
小華和楊老頭平時又能吃多少,工地負責人老雷以及工人們與華真行都混熟了,基本都是白送給他。楊老頭也不白要,每次都讓華真行拿點東國產的煙酒過去。
那裡很多工人在東國時也沒種過地,為什麼跑到這裡就能開墾出田地,而且把菜種得這麼好呢?還養了雞能天天下蛋!有一次做了一盤土雞蛋炒紅椒之後,華真行問過楊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