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歡想世界最新章節!
小會現場居然進入了問答模式,就像兩位老師在考學生。華真行沉吟著答道:“先說散行戒吧,它規定了修士的行為邊界,確立了修士與普通人的相處方式。
明確神通術法不可以用在哪些場合,看似是在保護世上的普通人、維護世俗的秩序,實則也是在維護修行界的秩序,保護全體修士。”
丁老師追問道:“為什麼呢?”
華真行:“因為修士也是人啊!修為不可繼承、不可世襲, 所有修士曾經都是普通人,就算有了修為,那也隻是有修為的普通人。
就拿梅盟主舉例吧,我聽說過他的經曆,就算如今的修為再高,十八歲之前他也是個普通人。散行戒保護的就是他自已,當年的自已。”
丁奇點了點頭:“嗯,這是第一層。”
曼曼:“這還分層嗎?”
冼皓笑出了聲:“丁老師是老師出身, 老師講課就喜歡這樣,一二三四、甲乙丙丁。”
華真行接著說道:“修士的父母、子女、親眷未必是修士。”
丁奇又點頭道:“嗯,這是第二層。”
華真行:“所以廣義上看,散行戒也是在保護每一名修士的父母子女、親眷家人,保護他們在世間立足的根基。在此基礎上又有一個特例,就是共誅戒。”
丁奇:“散行戒是一千二百年前正一祖師所立,那麼在正一祖師立散行戒之前呢?”
華真行:“岡比斯庭的神術師守則中也有類似的規定,隻是邏輯出發點不同,但在實用性方麵是一致的。
就算沒有正一祖師立散行戒,各宗門高人也不會看不到這種問題。
散行戒之所以為散行戒,並不是因為正一祖師定立了它,而是在各派的門規之外,大家達成了一種共識,並且建立了一個體係去維護執行它,便是今天的昆侖盟。”
丁老師:“做一個假設,倘若沒有昆侖盟呢?”
華真行:“隻要有這種必要,仍然會有人自發去維護類似的秩序, 但那就未必叫散行戒了。最極端的情況,可能每個宗門都劃出一片勢力範圍,建立某種規則。”
曼曼:“這說的好像是非索港的街區幫派啊!”
華真行笑了:“確實有點像,黑社會也不會天天都打打殺殺,否則早就死得人都不剩了。非索港那些街區幫派,隻是秩序的填補。
我還聽說過紅港的那些黑幫,平時也就是做生意的,劃一片勢力範圍收保護費、賣違禁品、開賭場、妓院,還有各種看似正當的生意代客泊車、垃圾清運、社區團購啥的。
之所以說他們是黑幫,因為他們生意都是排他性、壟斷性、買辦性的。他們上麵是那些原本應該提供秩序服務、卻故意讓秩序缺位的人,幫派分子不過是看場子的馬仔而已。”
丁奇啞然道:“總是舉這些例子,小華你這從小到大的,可真不容易!”
華真行:“言歸正傳,如今的昆侖盟到底有什麼問題?你們二位還沒說明白啊。”
白少流:“散行戒規定了修士的行為邊界,但昆侖盟本身也有行為邊界。很多事情是與散行戒無關的,它就發生在世俗中。
比如魯慕白死就死了,他要是不死昆侖盟還會讓他再死一次,需要多少次就多少次。
但是魯慕白之女莊陽泉呢?她是個毫無修為的普通人,假如魯慕白不是定風潭掌門,莊陽泉還會那樣的人嗎?”
華真行答道:“也許會,也許不會。這世上還有不少莊陽泉那樣的人,未必都出身於修士之家。”
白少流長歎一聲:“這正是問題所在啊!”
見華真行神情疑惑, 白少流又解釋道,“修士也是人,既是世人,就不可能不受世事影響。而昆侖盟成立以來的這些年,世事變化之劇前所未見……”
東國近年來的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不僅意味著財富積累,也伴隨著快速的財富集中。
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前所未見,這是技術進步與工業化的結果。
整個社會所積累的財富,以驚人的速度集中,這是資本化改造的結果。經濟發展越快,這個進程就越快。
它所導致的社會變化,就是人與人之間那道鴻溝越來越寬、越來越深。
舉個例子,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人李四,以正常的方式從事一份正常的工作,想實現另一個人張三口中的“小目標”,恐要從正一祖師的年代就開始積累財富。
這樣的兩個人,他們的智商水平、知識儲備、人生付出的努力,有根本的差異嗎?並沒有!這道鴻溝,隻是生產關係中的階級差異。
某個人可能跌落,也可能躍遷,但這條鴻溝是始終存在的。它如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具迷惑性,影響也更深遠。
近些年來的東國,有關階級分析的話語體係無聲無息間漸漸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套資本創造財富、推動社會發展的話語體係。
對成功與成就的定義發生了變化,社會主流價值觀也會隨之變化。
比如憑勤儉無法跨越鴻溝,於是勤儉就不再是美德,再比如簡樸是消費主義的天敵,於是就簡樸越來越被人厭惡。
越來越多的人在效仿、宣揚、炫耀鴻溝之上的生活與思維方式。
當一個普通人從小刻苦學習,長大後勤勞工作,也永遠實現不了所謂的成就與成功時,那麼人們追求的目標,就變成了怎樣跨越那條鴻溝。
這就是資本敘事的邏輯,用經過篩選的個人視角碎片化邏輯,告訴人們成功的目標就是跨越那條鴻溝、然後待在鴻溝之上,而不是消滅那條鴻溝。
在張三眼中,李四不算人,至少不是與他們一樣的人。
張三們還會用一切手段占據話語權,去告訴每一個李四:當你跨越鴻溝之後,你就會成為另一種人、我這樣的人,這就是成功。
當李四的目標是成為張三,那麼首先就要肯定張三們的話語體係,然後效仿與效忠於他們。於是個彆李四可能變成張三,但李四們則永遠隻能是李四們。
資本敘事的邏輯是什麼?有人說增殖,這不準確,因為增殖是其目的。
資本可以是財富,但財富未必是資本。資本是一種權力,占有的特權,追求與保持這種特權,就是資本敘事的邏輯。
東國曆史上也存在漫長的階級社會,古典式的占有特權一直都存在。但是東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卻從來都不是以富貴論德行的。
東國社會的倫理基礎,從來都是因行稱義。楊老頭、柯夫子、墨大爺雖然經常吵架,但他們對華真行的教育,倫理基礎是一致的。
個人是否高尚的評價標準,隻是其行為而非其身份。因為階級鴻溝的客觀存在,在曆史上,追求富貴反而往往會成為道德評價的負麵因素。
在東國的傳統文化思想中,人們不是看不見階級壓迫,隻是不知道怎麼去更好地解決它,不是沒有人提出大同社會的理想,隻是不知道怎麼去實現它。
因此它並不妨礙人們對社會現象進行道德批判,《碩鼠》這樣的詩篇,自古就寫在經學典籍中……
這也是近代東國能迅速接受階級革命思想,完成民族解放與社會改造的原因。
但是近年以來,伴隨前所未有的劇烈社會變化,社會價值觀受到資本敘事邏輯的衝擊也是巨大的……世事如此魔幻,那麼世人呢?
比如白少流、比如丁奇、再比如昆侖盟主梅野石,他們都出身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民人家,也許個人操守仍擁有質樸的美德,但他們現在的社會身份呢?
他們的修為境界,意味著普通人無法想象的能力。整個社會的運行規則如此,他們立足於人世間,就必然會站在世俗社會的某個位置,哪怕不是刻意為之。
像這樣的高人,對世俗的權力財富或許並不在意。但是他們身邊的人呢,他們的子女親朋,也包括那些修為尚淺的弟子傳人呢?
就以昆侖盟主梅野石為例,他出生於蕪城昭亭山下的石柱村,在他剛上學的時候,一個月幾十塊錢的工資,就是當地令人羨慕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