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企合作應當按照校企合作的統一標準,注冊資本不小於20w,學校占股不小於10%。
二,學校出資將以提供場地、技術等資源形式,具體情況視股權占比而定。
三,學校可以提供不高於50w的特彆扶持無息貸款,將分批次撥款,具體扶持力度視企業發展程度而定。
“沒想到學校對我們這麼好。”宋盞激動道。
“當然,這也是徐校長幫你們爭取的結果。”張文軒說道,“他鬆口,一切都好說。”
宋盞想了想,說道:“這裡‘出資的場地和技術’指的是什麼?”
張文軒笑道:“這不是你讓我加上去的麼?你不知道?”
宋盞又驚又喜:“所以,學校真的同意將創新樓都給我們了?機房也給我們?”
“哎,停。”張文軒糾正道,“不是‘給’,是‘借’,所有權還是學校的,隻是讓你們用。”
宋盞笑道:“一個意思,一個意思。”
楊亞維聽明白了:“真的假的?整個創新樓都讓我們用。”
張文軒說道:“嗯,也不是整個,一層目前還不行,那麼多儀器設備沒地方放,目前得先占用著。”
“二層和三層可以開放給你們,不過電費什麼的,得你們自己出。”
宋盞賴皮道:“張老師,電也是學校的資源,不能放在第二條裡麼?”
楊亞維說道:“就是就是,我們資金有限,學校得幫襯呀。”
張文軒想了想,說:“那你們得想好,學校支持得越多,占股越多。
”
這一點宋盞已經想好了,公司早期至關重要,學校占股多一些,支持力度更大,反而更好。
至於說公司做大了,學校占股對之後的影響,宋盞絲毫不用擔心,一是有錢以後自己可以創辦更多的公司,二是有冰工大這種大型高校背書,很多事更好辦。
宋盞的格局,是很大的。
幾番商議之後,由學校占股20%,宋盞和楊亞維占股80%。
楊亞維猶豫道:“可是我沒什麼錢,最多能拿出來1w塊。”
宋盞說道:“沒事,我有,我出20w。”
“什麼?!!”
張文軒,楊亞維,甚至是葉一真都非常震驚。
“你哪來的錢?”張文軒問道,這也是楊亞維和葉一真想問的。
宋盞回答:“前一陣我去了一趟滬城,跑了趟滬交所,認識了一個高人,跟著他買了點股票,僥幸賺的。”
張文軒和楊亞維明顯不信,但他們也不會追問,至少他們相信宋盞的錢是來路正的。
而葉一真則覺得宋盞說得八成是真的,否則沒必要提到滬城之行。
但這也超過了葉一真的預期,她萬萬沒想到,宋盞竟然還是個金融奇才,不禁更對他刮目相看。
“你們共計21w,這80%的股權怎麼算?”張文軒問道。
楊亞維說道:“要不你抽回去1w,然後我們按照出資占比吧。宋盞,我知道你有錢,但是我也想為公司出一點力。”
宋盞想了想:“那這樣,我拿走1w,你占股5%,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