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在古代,百姓們大多淳樸。
他們逃難來到異地,也是希望能夠有個活路。
在他們的樸素認知裡,也有著“乾活才能吃飯”的想法。
沈嫿的“以工代賑”,並不算苛政。
吳庸聽了,就忍不住點頭,“殿下說的是,城門不能關,災民們也不能隻吃飯、不乾活!”
說到這裡,吳庸悄悄看了沈嫿兩眼。
“以工代賑”的道理,以及這項政策帶來的好處,讀過書、理過政的人,都能明白。
但,明白不等於能夠實行啊。
比如前利州刺史,他不知道“以工代賑”的好處嘛?
不知道應該想辦法安撫難民嘛?
不!
他知道!
但,他做不到!
一來,他沒有足夠的糧食、錢財,或者說他有,但他舍不得拿出來給難民。
二來,城內沒有足夠的“工”,可以讓難民去做。
而這兩點,萬年公主卻都占據絕對的優勢。
其一,萬年公主有糧有錢,最重要的是,公主沒有私心,她悲憫蒼生,她願意舍出自己的財貨去養活百姓。
其二,城內沒有足夠的“工”,萬年公主卻有十幾個工坊。
這些地方,可是都非常確認的。
除了工坊需要工人,公主的娘子兵也需要擴充啊。
能夠一路艱辛地逃到利州,大多都是身體強壯的年輕人。
老弱病殘,早就倒在逃難的路上了。
而這些青壯就是最好的兵源。
隻要公主能夠拿出足夠的錢糧,就能輕鬆將這些人收入麾下。
……這些,隻能公主才能做到。
換做其他的刺史,或是軍閥,都未必能夠做到。
沒辦法,公主是真的有錢有糧啊。
哦,對了,她還有那麼多奇妙的神仙手段。
比如,卓筒井。
再比如,由卓筒井延伸出來的窄口深井。
想到深井,吳庸眼底閃過一抹精光,“殿下,中州的旱災還是沒有緩解。”
“我們的打井隊,已經將靠近中州、受了旱災的村鎮都走遍了——”
利州境內,靠近中州的村鎮,基本上都有了深水井。
或許還是無法解決田地灌溉的問題,但至少能夠解決百姓吃水的問題。
這一季的莊稼,毀了也就毀了,隻要百姓還能活下去,不至於渴死,就還能繼續忍耐,不至於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這,就是深水井起到的作用。
而這,也是公主施展的神仙手段。
“中州,災情依然嚴重啊——”
沈嫿輕輕的歎息著。
唉,天災橫行,受苦的始終都是百姓啊。
哦不,應該還有即將占據中州的某位大將軍。
“薑三七,你說咱們要不要再跟阿史那曜合作一回?”
“我可以借給他打井隊,或是把打深井的技術傳給他,而他呢,要給我們一些‘不值錢’的礦石……”
比如硝石啊、木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