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隻有過不去的李晉(1 / 2)

李晉一個沒拿穩,那暗金碟,居然從手中滑落,不偏不倚,掉在劉刈肚子上,而劉刈此時,正雙手交叉,攤在肚皮下邊,那暗金碟就這麼倏地一下,鑽到了劉刈手裡。

薛問正瞅著那“遞針僮”等著要銀針,太子也正看著薛問做過場。再加上暗金碟顏色晦暗,體積又小,似乎並沒有被人發現。

李晉想也沒想,抬手就要去拾。

可手剛伸到劉刈麵前,就後悔了,隻見太子轉過頭來,薛問轉過頭來,就連那些七七八八的這個僮那個僮都齊刷刷地轉過來看著自己不合時宜抬起的手!

好家夥,不愧是李晉,伸出去的手就這麼在半道兒上,在眾人的目光下,來了個漂亮的空中懸停,然後一個瀟灑的漂移,挪到了劉刈的臉上。

李晉捏著袖子擦了擦劉刈臉上並不存在的“汗水”,眼珠一轉,心生一計。

隻見他學著小熒在白榆林中祝由劉刈時的語氣和樣子,對著劉刈喃喃地念叨起來:“劉統領啊,劉統領,這大冷天的你沒穿衣服冷不冷啊,冷你就搓搓手啊,搓搓手就不冷啦。”

見劉刈並無反應,李晉又說一遍:“劉統領啊,劉統領,把手搓搓就不冷啦,就不會死啦。”

“他若覺得你說的對,他就聽啦,若是不聽,你多說幾遍他不就聽啦。”——想著小熒在白榆林說過的話,李晉心急起來,劉胖子啊劉胖子,第三鬼穴在腳上,第三天門正在手心,你若再不搓手去罩那第三天門天壘門,那我們就死定啦。你都能一個人從城外走回來,動動手,總不難吧!

真是命不該絕,那劉刈真就覺得自己冷,居然慢慢把雙手合了起來,還稍稍搓了兩下,恰巧用手裡的暗金碟,罩住了手心的第三天門。

第三針——隱白穴,銀兵破鬼壘,再向帝之北。

薛問從針僮手裡接過銀針,抬手刺下,依舊行雲流水。

可能在這行雲流水的動作之下,薛問的心態早已被前兩針挫得失衡,不知是用力過猛,還是劉刈手中的天門護得太緊,那銀針剛一沒入,便“叮”的一聲,從中間折斷。

隨即,沒入肉裡的半截,也被脈氣倒流,生生逼出,“嗖”的一聲,迸飛出去,彈在薛問的身上,沒入他華麗的淨服,不見了蹤影。

“高手,一定有高手!”隨著銀針崩斷,薛問居然大失體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麵色驚恐萬狀。

反觀劉刈,吃了這一針,卻並不像李晉一樣有劇烈的反應,隻是悶哼一聲,依舊坐在那裡,目光呆滯,不言不笑。

原來這便是小熒說的——有病時,“十三鬼穴”可強逼經絡,穴穴剛猛;若沒病,“十三鬼針”則倒反陰陽,針針致命。

李晉本來萬分擔心,可這一瞧,懊悔不已:喲,劉胖子,沒想到你都活死人了身板兒還這麼行,早說啊,早說我就不用白白幫你擋了兩針了。你這麼厲害每一針你都自己用暗金碟去擋,好不好,省的我被折磨得痛不欲生。

想雖然這麼想,但劉刈雖能抵擋,可讓他換個位置卻比登天還難,算了,省省吧,還是我自己來,於是李晉趁亂借著去扶薛問的機會,偷偷從劉刈手中又取回了暗金碟。

太子見薛問手中銀針被彈飛,不經意地“嘁”了一聲,軍醫出身的太醫監,果然不靠譜,治治跌打損傷,倒還勉強,要說理情疏誌,還是功力不足啊。既然平了天下,那父皇軍中這一套,早就該淘汰了。

再說,這軍中之人得了天下是與士族有所區彆,窮怕了苦怕了,被士人貶低得也怕了,得勢之後一心隻講排場和體麵,瞧瞧這左一個醫僮,右一個醫僮,就連引導流程,都還安排一個報幕的叫子小僮,是不是有點過了,這下,你如何收場呢?

“薛太醫。不行就不要勉強哦。”太子假意關心了一句,卻連稱謂都從“薛醫監”變成了“薛太醫”,這就如同把手指戳到了薛問臉上。

薛問又羞又氣,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隻說:“殿下,無妨,老臣隻是身體微恙。”

可身後的小醫僮來攙扶他時,他咆哮著甩開,卻已經暴露了他的惱羞成怒。

太子道:“既然微恙,那便回去好生修養,我再去尋能人來醫治便可。”

見年幼的太子譏笑自己“無能”,薛問掙紮著從地上爬起,不由分說,又拿起一根針,直接向十三鬼穴第四穴紮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