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隻有過不去的李晉(2 / 2)

第四針。

第五針。

第六針。

畢竟是太醫監,畢竟是當世名醫,畢竟是千古大家甘伯宗弟子,幾針下來,薛問逐漸冷靜,也看出了門道。

問題就出在這個蹊蹺的攪屎棍李禦察身上!

每一針,眼前的李晉都假模假樣找借口變換姿勢。

我刺太淵穴,他便扶劉刈的腿彎。

我刺申脈穴,他便捏劉刈的手肘。

我刺風府穴,他便護劉刈的小腹。

總之就是我刺上,他護下,我刺前,他護後,以劉刈丹田為軸,陰陽相對,水火相錯,每每與我製衡。

本來十三鬼穴,穴穴相通,依次紮完,脈氣驅動十三次,最後彙聚,直達心臟,劉刈必心血崩塞,不日而亡。

到時再告訴太子,劉刈本就病重,醫治無效,反正已經做過了鋪墊。

可幾針下來,經脈的通路全被封死,脈氣無法彙總,最終將分為十三股,在體內亂竄。雖然這十三鬼穴的脈氣將使劉刈體內經脈錯亂,但是否致死,從未有人試過,薛問也沒有把握。

反觀李晉,每次用針時,不是累了,就是喘了,再要麼就是想家了,總之就是各種借口來掩蓋身體姿勢的變化。

無端嘔吐,手腳酥麻,口鼻歪斜,額角冷汗,這些體征薛問一個當世名醫,能看不出來?

好,就算看不出來,那李晉難受的齜牙咧嘴,幾乎要罵出聲來,這總能看出來了吧。

雖然不知李晉用了什麼方法,但他一定是用自己的肉身來承擔巨大的苦楚,從而幫助劉刈阻斷十三鬼穴彙聚之後對心臟發起的總攻。

非親非故,他為何要這樣做?

如果將十三鬼穴之力,彙聚到自己身上,難免心血崩亡,最終也是一死,同是大梁打工人,他李晉為何要代劉刈赴死?

況且,劉刈這被外力催病的身軀,在薛問看來,已是搖搖曳曳,難以複原,早晚是死。

李晉為何要以完好之軀,去換一個必死之人呢?

轉眼十二針刺完,來到了第十三針。

薛問心說,這第十三針催動的氣脈,卻不是通向其他任何穴位,乃是直通心臟,看你如何抵擋。你擋得了穴與穴之間的氣脈通路,可心臟卻是彙聚全身之血,你又該換什麼姿勢才能抵擋全身的通路呢?

本應彙聚十三鬼穴的力量,俱被切斷,此時僅剩一股,但也就這一股,逆行至心,劉刈雖不速死,也必然心血受到重創,導致時日無多,至少,也不可能再複原神誌,從而暴露梁王天子的秘密。

思罷,當世名醫薛問,取下最後一根銀針。

第十三針——海泉穴,萬宗彙鬼封,一注天地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