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借江重涵的聲……(2 / 2)

這小子……宣州同知重新拿了茶杯過來,低頭喝了一口,遮掩住眼中的光。

此次穎安縣試的主考官是他,但輔助的官員也不少,出發之前,他們一同去見了宣州知州。在商議時,就有人暗示過:穎安已經被戴誌賢禍害至此,不知浪費了多少人才,此次縣試閱卷,是否要將錄取放寬,多選些人入府試呢?

不少人持讚同意見,宣州同知的意見卻恰恰相反。

“某以為,此次穎安縣試,當更嚴格,方可真正選拔人才。”

宣州知州喝茶的動作一頓,示意他說下去。

“戴某治理穎安期間,無錢不可過縣試,以致近十年間穎安無一人能過院試、入官學,此事無人不知。貧家學子、富家有才而持身清正者,俱以為縣試上榜無望,其中幾人以科舉為兒戲,荒廢學業?幾人以科舉的由頭整日無所事事,不願經營生計?幾人雖知為了迎來湛湛青天當儘力讀書,可年年失望,心有餘而行已荒廢?此番戴某被問罪,又有幾人抱著州府當憐憫學子,或將放錄取的心思?”

那又關他這個知州什麼事呢?知州有寫不耐煩。

宣州同知隻能將話說得更明白些:“平日裡不讀書,臨時參加縣試,希望能僥幸過關,此等學子,縱然寬容放過了縣試,在府試眾表現必定不佳。府尊特命本州處置穎安縣試事宜,堂堂州郡之官,下任區區縣試,竟挑出這等學子。府尊見穎安學子此番表現……豈不是要……”

質疑他們整個宣州的官員,究竟如何辦事的?

知州悚然:“不錯!”

一番話說服了在場的所有人,奠定了穎安縣試從嚴的基調。但這還不夠,宣州同知覺得,穎安學子的心誌,必須好好打磨一番。

怎麼打磨?當然是用縣試這個機會,以及——江重涵。

他來之前就聽說的這個少年,少年、聰慧、在捉拿戴誌賢時立下頭功、被李文澤寄予厚望,最重要的是,江重涵此前是個差點餓死的敗家子,據說隻在幼時被他母親教過認字,連開蒙舉業的老師都不曾請過。迷途知返後,江重涵也不曾買書讀,隻每天在家裡背從前讀過的書。

所有人都認為,江重涵參加縣試,隻是試場的。穎安學子中更有許多輕視江重涵,覺得他不過是個讀書不到一月的少年,預備將他踩在腳下,借江重涵的聲名當自己的墊腳石。

若不是作此打算,江重涵得到李禦史大肆獎賞後,穎安縣的學子不會如此無動於衷。即便不上門巴結,他們也會眼紅江重涵的名聲,嘲諷他一時走運,絕不是現在仿佛無事發生的架勢。

可惜,他們的打算注定是不成的。

這江重涵能不動聲色間將戴誌賢拉下馬,豈是等閒之輩宣州同知不相信他會做沒把握的事。以他現在赫赫聲名,一旦連區區縣試都過不了,豈不是會遭人嘲諷他不過如此?

宣州同知不知江重涵用的什麼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輕視江重涵的學子,此次縣試必定會吃大虧。

他要借機,用江重涵好好的考驗考驗穎安的學子。

果然,江重涵還沒進場,就有衙差來彙報說,他在門口引起了風波。同為互保五人的學子,當眾明嘲暗諷。等江重涵幾人入場,宣州同知故意做出高看江重涵的樣子,不光是那明叫董鈺的,其他好幾名學子都露出了不屑、憤憤的表情。

某些學子的自以為是,滿懷鬥誌,在看到考題時泄了一半,又在看到江重涵率先動筆時泄了小半,不是惶惶不安,就是緊張不已,隨即又有人興起了比拚之心。現場能不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