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第 97 章(2 / 2)

古芝彤當仁不讓:“這裡就我們倆聽過先人的教誨,涵哥兒,我來做,你幫我。”

古大勇的嘴唇動了動,想阻止,江重涵已經點頭應下了:“好,芝姐姐,就由我來幫你。大叔大娘,你們放心,我心裡知道考府試才是最重要的事,我不會耽誤正事的。”

不等回答,他又說:“其次,就是找東西了——一是產粘土的地方,二是能燒製瓷器或者陶器的窯,不用做瓷器的師父,但要能燒成陶器的窯,最好能把用窯的燒火師傅找到。三是要找個水磨坊,考人力磨原料始終不是個事,正如芝姐姐所說,一斤兩斤尚可,若是幾十石、幾百石呢?目前來看,最省力的法子,就是水磨坊。因是水磨坊,所以產粘土的地方、土窯最好都接近河邊,免得運送原料成大問題。”

“打聽磨坊的事交給我,這買米買麵啊,沒有比婦人家更熟悉的。”餘大娘第一個支持女兒的事業。

“那粘土和土窯就交給我了。”古大勇說,“雖然江家到我這代已經不做泥水匠了,但跟他們還是有些來往的,我去問問。隻一點,芝娘,你賣泥水可以,但千萬不能成泥水匠——咱們家好容易成了良籍,可不能再入匠籍了!”

匠籍……江重涵心裡歎息一聲。

這也是工業……不,應該說商業和手工業難以發展的願意之一,大齊的工匠不是自由身,他們有個專門的戶籍。匠籍雖然不像樂戶那麼低賤,但也不能考科舉,尋常百姓也不願與之通婚,匠籍的女兒多嫁與他人為妾。更重要的是,匠籍就要服役,一年有三百六十日是幫朝廷乾活的,想接私活兒都沒有時間,甚至要跟著朝廷的命令到處輾轉。

工匠的自由都得不到保護,更彆說發明新技術、推廣新技術了,他們就是有新技術,也不想拿出來用。

越是能乾,越是要服役,這環境下,還怎麼發展技術?

暗暗記在心裡,麵上江重涵很讚成古大勇的話:“是。芝姐姐,你一定要記得,自己是個商人。”

雖然工商難以分家,這就將來再表吧。

“我當然會記得,我也不想成為匠籍。就這麼說定了,涵哥兒,咱們先做出一點點水泥來,西跨院有個舊的石磨,我這就去找碎瓷器、石灰、石膏。”

古芝彤答應著,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跳起來就往外走。

“哎——去哪!”餘大娘跟在後麵叫著,“早飯還沒吃呢!”

“哎呀,娘,還吃什麼早飯呀?我在路上買兩個燒餅吃就行了!”聲音已經從遠處傳來了。

“這孩子……”古大勇無奈地搖搖頭,卻也著實高興。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