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唐通是個聰明人(2 / 2)

織明 蝸牛非牛 7840 字 4個月前

唐通聞言竟縱聲大笑起來,在幾人的疑惑中,開口說道:“你我弟兄,何分彼此。”

扈雲通聞言深受感動,就連一旁的程海山和劉承武也是動容,他們都想不明白自己總兵今日怎麼突然變得如此體恤。

扈雲通更是說道:“請大帥分派,雲通必不辱命!”

唐通道:“各營馬兵都拿出來,由唐友仁統率,現在就往西去,在一裡外結陣埋伏。程海山的左翼營立刻在雙子山西麵結陣,把戰車、拒馬都列於陣前,這些咱帶不走,正好可以用來阻敵。”

他目光深邃地看著幾人,繼續道:“待會,民夫們西行之後,右營將士先退,遊營接著後退,一路向西急行。

而左營與我的標營抵住奴賊,使之不得追擊右營與遊營,待再殺退奴賊一波衝鋒後,左營與標營再向西退卻。

由馬兵阻敵追擊,如此交替掩護,在西邊二裡外,進入山穀崖道,便不懼奴賊了。”

“唐帥真是好布置,隻是如此一來,恐怕就要損失些戰馬了。”

劉承武不無遺憾的說著,他營中本就馬兵不多,這戰馬更是稀缺,而山道崎嶇難行,說不得又有多少戰馬會在這次撤退中,折斷馬腿,不得再戰。

程海山在旁安慰他道:“這都是沒法子的法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隻要咱的將士們還在,戰馬總會有的。”

“乾他娘的白廣恩,這犢子咋就讓韃子殺過來的?”

…………

白廣恩率領著密雲鎮兵馬突圍而走之時,在錦州城內也殺出來一支勁旅,四千明軍在副將祖大弼率領下,自西麵的廣順門殺出。

他們雖然多是步卒,隻有不到一千餘騎兵,卻個個猶如出籠的老虎一般,甫一出城便殺了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祖大弼率軍衝突一陣後,並不戀戰,而是迅速轉向往南衝去,韃子慌亂之際,竟不及調兵阻攔,這個效果也正與祖大壽所預料的相同。

此前,祖大壽一直在城中高塔上,觀察著錦州城南的動靜,對於吳三桂和王樸兩部明軍。一西一東相繼渡河北上,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可有了前次裡應外合未能成功的教訓,這一次他也不敢貿貿然出擊,他怕如果出城策應渡河的明軍,一旦再次失敗,那對於城內軍心士氣的打擊,將是無法承受之重。

所以,直到祖大壽看見清國睿親王多爾袞的大纛旗後,才下定決心要拚死一搏。

畢竟在小淩河北岸,明清雙方已然殺破了天,戰事之激烈,即使在錦州城內看去都使人心悸不已,由此可見明軍的決心。

而今,更是將清軍主帥睿親王多爾袞都驚動,使他不得不親自到錦州城南坐鎮指揮,可知今日這一戰之關鍵。

但即使如此,祖大壽也未敢於全師出城,仍然在城內留了數千人馬,以防萬一。

現在的錦州城內,還有能戰的遼東勇士萬餘人,但騎兵卻是不多,才隻有不足兩千之數,而今竟給祖大弼接近半數,可見祖大壽對此戰也極為重視。

而且,他之所以沒有選擇從距離小淩河最近的南門出城,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祖大壽通過觀察發現隻要城南與城西的清軍略多一些,看其旗色城南是伊拜的蒙古正白旗兵馬,而城西則是布顏代的蒙古鑲紅旗兵馬。

他與清軍廝殺半生,對於清軍各旗兵馬多寡,戰力如何,自然較彆人更為熟悉,雖然都是蒙古八旗的韃子,但其中還是有些差彆。

相對來說,伊拜所部正白旗北虜,就比布顏代的鑲紅旗更為銳健勇猛一些,且伊拜所部足有近五千的騎兵,而布顏代所部僅有差不多四千騎而已。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錦州南關外,向來是韃子防禦的重點,那邊除了有伊拜的蒙古正白旗騎士,還有許多韃子包衣跟役,以及相當數量的漢軍。

孔有德的天佑軍一部,以及抽調漢軍各旗炮手組建的烏真超哈炮營,也布設在這邊,由此足見清軍對錦州城南防線的重視程度。

再者,前次祖大弼率軍出城突擊,一度殺至第三道壕溝前,才被清軍奮力截住,自那次以後,南關外的壕溝矮牆,又加深加固了許多。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出錦州東麵的寧遠門,那邊原本有一部滿洲正藍旗的韃子駐守,雖然在漢軍各旗調走之後,又派來許多包衣跟役,但他們的戰力終歸有限。

可一旦從東門殺出,雖一時得勢,但總是要往南關外突進,最後還是要與伊拜的蒙古正白旗,以及孔有德的天佑軍交鋒,而從西門殺出卻不一樣了。

祖大壽在高塔上看到明軍分兩股渡河,其一距離他較近,是在小淩河拐彎處,另一處距離他較遠,是在女兒河與小淩河的交彙處。

然祖大壽卻一眼認出較遠那處,是吳三桂的寧遠軍旗號,相對來講,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外甥,畢竟是自己從小看大。

而且,對於吳三桂寧遠軍的實力,他也是十分清楚,其以麾下三千餘家丁作為班底,組建起來的近兩萬寧遠軍,可是遼東地方上僅次於自己的存在。

正是因為這些原由,祖大壽最終才決定讓自己的弟弟祖大弼,率軍從西門殺出,先給韃子一個措手不及,再轉而向南,伺機從西南角落韃子防守薄弱處突破。

隻要祖大弼能與吳三桂順利會師一處,那幾乎就等於是解了錦州之圍。

就算祖大弼不能突破韃子的圍錦防線,至少也可將一部分韃子虜騎吸引過來,緩解來援明軍的壓力。

這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當然,為了能夠一戰而解開錦圍,祖大壽也做了另一手準備,在錦州南門內集結了三千死士,隻要明軍能進至南關外。

祖大壽便打算拚死一搏,派出自己的家丁死士,突破韃子圍堵,與來援明軍彙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