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永寧伯(2 / 2)

織明 蝸牛非牛 7553 字 4個月前

今率師援遼,連戰連捷,斬級數千枚,大振軍心士氣,壯我國朝威勢,更斬虜賊偽王多鐸於陣前,擊殺奴賊固山額真以下軍將數十,斬獲旗鼓軍甲無算。

……兩厥奴王之功至偉,實亙古未有之功,又獲解錦圍首功第一,大張我朝國威於外,不惟忠勇可嘉,更‘冠絕三軍’……

朕何吝封賞,立擢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掛‘鎮朔大將軍’印,初授驃騎將軍,武勳上護軍,仍駐節宣府,實領宣府鎮總兵官事。

賜其軍號曰勇毅,賜其營號曰威遠,賜其爵曰永寧伯,給誥券,賜鐵券,食祿一千石。蔭一子

其部餘下立功人等,待兵部核驗,再行敘功升賞。”

掛“鎮朔大將軍”印,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何等的榮耀?

如宣府鎮北路赤城堡西南隅的靜寧寺,就被改作昌平侯楊公祠,供奉著大明奉天翊衛宣力武臣楊穎國武襄公的靈位。

楊穎國武襄公,便是大明早期著名戰將楊洪,生於洪武年間,永樂元年世襲父職為百戶令,遠戍開平。

此後,他便開始追隨明成祖朱棣北伐,長年守備邊關。正統元年時因功升任遊擊將軍,旋即進升都指揮僉事。

繼而於正統九年進官左都督,正統十三年開始佩鎮朔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宣府。

楊洪在邊地鎮守征戰四十餘年,向以敢戰、善戰至大將,聲震南北,迤北諸部對他十分畏懼,稱其為“楊王“。

代宗即位後,楊洪因功被封為昌平伯,此後又在北京保衛戰勝利之後,進封為侯爵,英宗被迎回後,楊洪獲授“奉天翊衛宣力武臣“,並賜世券。

景泰二年,楊洪更是佩鎮朔大將軍印,仍然鎮守宣府,他以盈滿為懼,上疏乞休,代宗不允。其後因病返京,不久逝世,享年七十一歲。

他死後獲贈穎國公,諡號“武襄“,因此世人多尊稱其楊穎國武襄公。

可是,楊洪在邊關鎮守征戰四十餘年,才因功獲封“昌平伯”,並獲授佩“鎮朔大將軍”印,但是張誠如今從軍才近十年,顯功於君前也隻這三、四年間。

便得到當今皇上禦賜軍號、營號、更得掛“鎮朔大將軍”印,這是何等了不得的榮耀?

而至於加封張誠為“寧遠伯”的爵位,那可就更加的不得了!

話說,自從周朝時代起,中國就有了公、侯、伯、子、男等的五等爵位製度,後世的西方貴族製,也不過按照古代中國的爵位翻譯過來罷了。

隻不過,因為後世的西人國家勢力強盛,所以世人反而對於西方的爵位製度更為了解,卻逐漸忘記了自家老祖宗的規矩與傳承。

五等爵位製千年不變,到了明朝時候,才又革除了子、男這兩級爵位,隻保留了公、侯、伯三等,並進一步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亦是非特旨不得予。

明朝的爵位更細分為兩種,一是隻授終身,即不得世襲的爵位;二是可以世襲的爵位,“世與不世,以軍功大小而定,均給誥券”。

在大明除有因軍功而封爵者外,可得爵號的還有曲阜孔子後裔衍聖公及駙馬都尉、外戚等,屬於是因恩澤而受封,但他們就隻是給誥,而不給券。

同時,大明的公、侯、伯爵與前朝還有一些不同之處,就是明朝的公、侯、伯都隻有爵號和食祿,而並無實際的封邑存在。

而張誠這個可是實打實的因軍功而得爵,他的鐵券上就赫然寫著“永寧伯,歲祿一千石,子孫不襲,恕免二死,子免一死。”字樣。

這說明張誠的“永寧伯”是非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封爵,隻有他在世時才算是伯爵,子孫不得承襲繼承,但饒是如此那也風光無限。

張誠不覺心頭一陣恍惚,這一切來的似乎有些突然,他來到這個世界也才四年多的時間,就從一個小小千戶官,一躍而成大明的永寧伯,更是佩鎮朔大將軍印的宣府總兵官。

這可是旁人一輩子努力奮鬥,都不可能得到的榮耀,他亦不能免俗,激動的心情一時難以抑製,身體也在微微顫抖不已。

大堂內各人也儘是呆愣在了當場,其中陳九皋、王樸、李輔明等人是既驚且喜,驚的是皇上對張誠的封賞竟如此之厚重,喜的則是自己向張誠靠攏,果然不錯!

而吳三桂、曹變蛟、王廷臣、唐通、祖大弼、符應崇、祖大樂等一乾總兵副將,也是個個興奮不已,他們雖然嫉妒,但還是為張誠封伯一事感到高興。

畢竟,大家同屬武人的出身,雖然眼看張誠又是封伯,又是佩鎮朔大將軍印,各人皆羨慕嫉妒恨,幾樣心情複雜交織在一起。

但也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畢竟在大明已有多年未見武人,因功封伯,而今張誠能夠因軍功封伯,怎能不叫他們也燃起希望?

吳三桂的神情就十分複雜,羨慕與嫉妒交織,也透出一股期望之情,當然更多的還是高興,他以為今日張誠能因功封伯,來日他吳三桂也未嘗不能!

而監道王之楨與密雲總兵唐通等人,就鐵青著臉,心頭又是惶恐,又是嫉恨,這不公平啊,張誠這巧運的匹夫,怎麼就封伯了?

天地良心,真的是不公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誠跪伏於地,他高聲謝過了皇恩浩蕩,又接過聖旨,交給過來的張成芳等人,再有誥券,他是因功封伯,所以既有誥、又有券。

券是鐵製,到了明朝時候上麵的字,都是用金粉來填寫,所以也稱作“金書鐵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