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這段時間,大多數的商家都是躺平的,躺在流量的爆發中,去享受流量帶來的銷量爆發。
那些大商家們,大多在5月的時候,貨都已經備的非常充足。
也隻有吳舟這麼個苦逼,在大促期間,還在苦哈哈的備貨,生產,發貨。
當然這種事兒,對於所有的商家而言,都算的上是幸福的煩惱。
淘寶,天貓,還有京東pop這三個渠道的回款周期縮短,到賬的錢,吳舟會立刻馬上的加入到下一輪周轉當中。
一個會員製度,讓吳舟的資金周轉率至少提高了50%以上。
6.1號到6.16之間的這14天,屬於整個市場的消費力平淡期,即便優惠力度其實也還可以,但消費力其實和之前沒有太大的區彆。
從眾效應明顯,大家都喜歡趕在那幾天買,當然的也就造成了這些天的平淡。
不過大家平淡,吳舟這邊並不平淡,特彆的是在錢款到賬周期加快了之後。
吳舟這邊的流量投放力度再度加大。
6.7日開始,力量投放開始加大
當日,單倆個淘寶店,每日的業績就突破200w+。
6.12號左右,零食店鋪單店業績達到200w+,百貨店鋪100w+
6月15號,零食店鋪單店業績達到280w+,百貨店鋪130w+
這段時間,對於和吳舟有著直接競爭的商家們,那就是苦不堪言了......
百貨類目,吳舟的店鋪業績是130w+,直接位列百貨細分品類當日top1店鋪,第二名的當日業績是120w。
零食類目,那就......直接說第二名吧,第二名,小老鼠店鋪當日業績238w。
第三名,良家218w,第四名,百草價199w......
零食和百貨,兩個類目直接登頂......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不管是零食還是百貨的直接競爭品牌,都可以說是對吳舟恨的牙癢癢。
其實他們也不是說一直就是第一名,偶爾還是會落榜的,但那大多是其他商家,找了個大淘客啊,或者大主播啊,又或者像中秋之類的季節性產品爆發啊,都是可以把他們拉下馬。
但是那些情況,他們自己都清楚,隻是短暫現象,時間一過,立刻又會恢複原樣。
而且每次被人超過,他們也會學習超過他們的店鋪的爆發點。
比如針對性季節性的產品,比如淘客和直播能帶出量的單品。
他們是在一個一個不斷更新學習的過程,虛心的吸收對手的優點,然後結合自身的優勢,乾掉他們。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但是,但是......吳舟的店鋪學不來啊......
真正的應了那個電視劇裡的一句台詞“臣妾做不到啊。”
類似的產品,低的價位,他們試了,沒量。
同樣價格去賣,也沒量。
高點的價格去賣,還是沒量。
他們都快魔怔了。
不過正規的商業競爭打不過,還有一些不正規的手段。
商場行為,隻講究結果,不講究過程。勝者為王,同樣還有剩者為王。
“吳總,我們公司最近在和其他企業進行深度綁定合作,後續大概率可能不能再繼續合作了,真的很抱歉。“
“吳舟,有公司收購了我們公司,之前的訂單可能沒辦法正常排產了......”
“吳舟,有個大客戶把我們的訂單都排滿了,錢也都全打過來了,您的訂單可能要延後了,具體時間還不太清楚......”
“吳舟,真的不好意思......”
616號這一天,正是各大渠道業績大爆發的時候。
吳舟這邊卻是接連好幾個合作工廠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