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日元?他們手上沒港元了?”陳誌文心中一動,問道。
一般在香港做生意,自然都用的港元,海外銀行也是如此,隻不過海外銀行在香港畢竟沒有根基,也就吸收不到足夠的港元存款,想再進行合作,就需要拿自己國家的貨幣來兌換港元。
彙率波動是一種風險,銀行也會想辦法避免這種風險,於是很多情況下,會希望借貸方直接借入本國貨幣,借完之後再兌換產生的風險就是借貸方的,與銀行無關,當然,風險與機遇共存,如果港元在借貸之後升值,那就賺了。
“應該是,香港人還是不太習慣在外資銀行存錢,特彆是RB的。”陳天福點點頭說道,就在去年,港府解除了對外資銀行建立分行的限製,這讓國際很多大銀行來香港建立分行,他們的目的也許不是香港,但肯定也不在意在香港進行業務,蒼蠅小也是肉啊。
“借日元不行,現在國際貨幣不穩定,我估計日元可能會升值。”陳誌文搖頭否認道。
後世最出名的廣島協議,他自然清楚,但70年代日元彙率的情況,他可不知道,不過因為美國剛剛廢除布雷頓森林體係,美元開始大幅度貶值,而港元錨定美元,對比其他貨幣自然也會貶值,這種時候,借貸的最佳選擇就是港元與美金。日元以及歐洲的貨幣是不能借的,比如明年即將暴雷的和記黃埔集團,就是有著不小的瑞典貨幣外債,因為外幣彙率上漲而導致巨額虧損。
“那就可惜了,香港這邊的銀行,膽子可沒這家小RB銀行職員的膽子大。”陳天福有些可惜的說道。
“不是自己家的錢,當然不在乎,反正贏了有獎金,輸了就拍屁股走人唄。”陳誌文笑了笑說道,RB的企業文化是以公司為家,但這也隻是針對普通社畜罷了,真正的高層人士從來不會有在一家公司從一而終的說法,特彆是做金融的,本身就是富貴險中求。
而這個時代沒有互聯網、沒有監控,銀行行業的漏洞非常大,駐外銀行山高皇帝遠,做點什麼違規的事總部也不知道,比如最出名的巴林銀行,就是被一個新加坡的小職員給玩毀了。
“但RB銀行沒港元就沒辦法了。”陳天福也明白兒子的意思,但RB銀行職員再怎麼膽大,也變不出港元來。
“其實,我們自己可以吸納港元。”陳誌文突然說道。
“我們自己吸納?你想開銀行?可是開銀行的錢也不能用來幫我們自己做生意,這是違反法律的。”陳天福提醒道。
香港金融市場比較自由,隻要有錢做保證金就能開銀行,但銀行吸納的存款是不能用來做銀行董事及高層其他生意的,這是港府曾經血淚換來的教訓,60年代很多銀行拿著自己儲戶的存款去炒樓、炒股、做房地產、做貿易,結果市道下行,不少銀行虧的血本無歸,引發儲戶擠兌,要不是港府與彙豐銀行聯手壓住恐慌,香港的經濟必然會遭到重創。
“這我知道,所以我們不開銀行,可以開投資基金公司。”陳誌文笑著說道:“明碼標價,我們給投資者比銀行要高的利息,他們把錢給我們投資,以後賺了錢,連本帶利給他們,剩下的不就歸我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