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對內地的宏大計劃(2 / 2)

“還有4個月,如果加急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隻是陳生這種項目不進行招標?直接讓我來?”貝津銘笑問道。

“貝先生當年能夠擊敗上百名美國著名的建築師而獲得肯尼迪圖書館的設計項目,香港這些建築設計公司又怎麼能與你相比。”陳誌文笑了笑說道:“正如周生在美國與你說的,未來,不管是和記黃埔還是星河地產,都會有大量的建築項目,我更希望能夠與貝先生達成長期的合作。”

貝津銘的能力,無論是現在已經有過的曆史成績,還是原先曆史上在香港及內地的各類大廈設計,都足以證明沒有任何問題,隻會是最好中的最好,如果能夠長期與他合作,對陳誌文在地產行業的規劃,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隻說一點,原先曆史上的19882年,中國(香港)銀行在中環拿下一塊地,想建一棟摩天大廈作為自己的總部,但因為資金緊張,被香港其他英資財團看了笑話,認為一棟摩天大廈的建築費用,絕對不是缺乏資金的中國銀行能夠建起來的。

但中國銀行請了貝津銘,最終以1.3億美元的成本,興建了樓高70層,高367米,總建築麵積12.9萬平方米的中銀大廈,這個成本是同級彆大廈的7成。

一棟大廈,特彆是未來陳誌文想興建的超級大廈,成本都是以億為單位,每一棟能少5%的成本都是一大筆錢,更不要說30%了。

“好,那我就按照美國市場的正常報價,再打個8折,如何?”貝津銘笑著說道:“這是我在香港設計的第一棟大廈,很有意義。”

“貝先生客氣了。”陳誌文笑了笑,也沒有拒絕這個好意,倒不是看重這個8折,而是大家都不是隻看重錢的人,適當的優惠合作,會讓未來的合作更好。

貝津銘帶著笑意點點頭,隨後說道:“我需要在這裡拍幾張照片,可能需要一點時間。”

“是為了采集數據?”陳誌文問道。

“不是,采集數據需要專業的團隊來負責,他們會在幾天之後來香港,采集這裡的土地特性、地基探測,了解每年風速、暴雨等天氣情況,這需要很專業的設備及人,我現在隻是拍一點附近的照片,對附近的建築風格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先自己構思構思。”貝津銘說道。

“那也沒事,我們可以附近走走,正好還有一件事也需要委托貝先生。”陳誌文說道,對於建築設計,他也有一定的了解,設計大廈可不是設計裝修,需要考慮很多問題,特彆是為了安全。

因為有些地方地質疏鬆,有些地方處於地震帶,有些地方靠海,有些地方下方有岩層,有些地方則有台風,又或者有極寒及極熱天氣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考慮,一個都不能出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來建造大廈,要不然,拚命砸錢建個安全的大廈自然簡單。

這也是大型建築事務所收費按建造成本提成的原因,越是超級高的大廈,設計成本越高,據說,後世迪拜的大廈,設計成本都在15%左右。

“什麼事情?”貝津銘問道。

“這邊走。”陳誌文指引著方向,這邊他還是更熟悉一點的,而因為保鏢們則是散開,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保證不影響自己老板,又保證相對的安全。

“我在香港成立了一家華港基金,它的的旗下,有著一個項目,叫做誌文小學,我的設想是在香港建設大概30家左右,不過這也是因為香港這邊經濟還算可以,人口也不多,30個小學足夠了,將來,如果內地可以更加開放,我的設想,將誌文小學這個項目,開到國內大地每一個需要的地方。”陳誌文邊走邊解釋道。

“每一個地方?內地之大,如果真這樣做,這個數量可是成千上萬啊?”貝津銘也被這個宏大計劃給驚呆了。

“成千上萬不假,但是也不會是一次性投資,我相信我在未來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陳誌文淡笑著說道,在改開之後的80-90年代,人民幣在國內的價值還是很高的,建一所有基本功能的小學,也許隻需要一萬塊人民幣就夠了,即使一萬個小學,算上未來的通貨膨脹,可能幾億最多十幾億就行了。

當然,考慮到各種行政消耗、沉默成本等等,這個數字會比理論上的要大的多,但陳誌文有十足的自信這對自己不會是什麼問題,更不要說這可能橫跨一二十年,每年的需求並不多,要知道,方向正確的情況下,現在隨便一個投資,未來就能輕鬆賺到幾十億,甚至更多。

這個針對內地的宏大計劃,甚至比幾棟中環大廈還要有意義的。

“佩服,陳生的胸懷,我等遠不及啊。”貝津銘感歎道。

“不敢不敢。”陳誌文笑說道,他這也不算純正的慈善,他還是希望能夠接著這個慈善項目來增加自己的名氣以及滿足自己希望被曆史記名的私心。

“那不知道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貝津銘聽到這樣宏偉的慈善項目,頓時來了興趣,原本以為來香港可以獲得一個大客戶,現在看來,能夠在這種級彆的慈善項目上做出自己的功勞,那才更有意義。

“各個學校根據自己的麵積、環境,可以在結構外形上做出不同的改變,但我希望的是做成統一的風格,美觀上不追求很美,一般吧,不能差,讓人一眼就能記住,以後看到這種就會想到這是誌文小學。”陳誌文大概描述了下,他不是建築方麵的專業人士,很多時候對自己的要求描述可能都不明確。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樣吧,待我畫出幾張設計圖,到時候我們再商量?”貝津銘說道。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