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數碼相機業務的準備(2)(2 / 2)

數碼相機,其實隻是數碼拍照技術的一種最直接的產品,到了功能機時代,數碼技術一樣成為手機的必要配置,智能手機更是如此,而在另外一個龐大的汽車產業,各類車載攝像頭也一樣來源於數碼技術,市場之大,也是以千億美元為單位,絲毫不小於智能手機。

“那我們團隊可以獲得多少的研發資金?”斯蒂文沙森又問道。

“前麵3年,每年500萬美金,後麵3年。每年至少1000萬美金,如果你們有了什麼成果,再增加資金也沒問題。”陳誌文豪爽的答應道。

以現在美的街機的賺錢速度,幾百萬美金根本算不了什麼,能夠在早期囤積關於數碼相機技術的專利,才是最重要的。

“那我的團隊需要來香港?”史蒂夫沙森問道。

“不需要。”陳誌文搖頭說道:“你們就待在美國,地方你們自己選擇好,物業我來負責買下來,跟你們的研發資金沒關係,以後你們就在美國研究、招聘方麵也是你們自己決定,我隻會安排一個人監督財務就行了。不過我會從香港派遣一些的大學生去你們那學習,或者幫你們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

這種未來的高新技術,香港這邊甚至東南亞這邊都沒有任何人才儲備,亞洲這邊唯一有的可能也就是日本了。

高技術領域的回報率,對人工成本的敏感度其實不高,效率反而更重要,特彆是日本這個時候也在積累原始專利,對於陳誌文來說,早日獲得各方麵的專利技術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在技術上或者市場上擊敗現有的日本同行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但隻要有了自己的專利,能保住一部分市場就行了。

非創意類型的產品,陳誌文也沒想過壟斷,能夠成為其中一名玩家就夠了。

斯蒂文沙森心中覺得很不錯,但又說道:“還有一個問題,我之前發明的技術以及DC-16型相機,專利都是屬於柯達的。”

“能不能將這些專利買過來?”陳誌文想了想問道。

“估計行不通,柯達不缺錢,據我所知,柯達的賬戶上躺了10億美金,而且,柯達的一些高層也能認識到數碼相機的價值,他們多次警告我不得向外界透露這種技術的存在,連年初日本那邊開始研發數碼相機,高層們都很生氣,認為是我們研發部門透露出去的。”斯蒂文沙森搖頭無奈說道。

“那就算了,重新研究就是了,反正也才剛起步而已。”陳誌文說道,在數碼相機這一塊,全球大家都是同一個起跑線的,比拚的就是砸錢、對這個行業的信心、以及相關專業的人才儲備及產業鏈。

這其中陳誌文這邊都是絕對的弱勢,除了對這個行業的未來心十足,不過,隻要將研究基地放在美國,也可以彌補這些弱點,至於ZZ原因,陳誌文暫時也不擔心,數碼相機這個行業美國就沒起來過,自然不會需要保護“本土企業”了。

“好,那我答應陳生的邀請。”斯蒂文沙森心滿意足的說道,實在是找不到更符合自己要求的老板了。

“那我代表美的,非常歡迎沙森先生的到來,至於你們團隊的薪水,全部在之前柯達的基礎上,增加60%,年終獎另算,則要看你們每年取得的成果。”陳誌文笑了笑說道:“隻要你們能夠研發出相應的技術以及產品,我可以保證,十年後,你的團隊都是百萬富翁。”

百萬美元,在現在的美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這個時代,一般的服務員也就1000美元一個月,矽穀技術員,一般也就三五千美金。

幾百萬美元每年的投入,對於在街機市場血賺的美的來說,隻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但能夠在最早時期布局數碼技術,從而有機會獲得先期的大量專利,這才是比較重要的。畢竟,美的不可能一直吃先知金手指的老本,在技術領域的研發才是企業的根基。

要知道,數碼相機的曆史雖然不長,在智能手機出現後被迅速淘汰,但數碼技術可沒有,智能手機中需要數碼照相技術,各類數碼攝像頭的技術根基也是來自於數碼技術,這是一個未來無窮大的市場,值得從現在開始就投入研究。

“多謝陳先生。”斯蒂文沙森笑著說道。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