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坐。”陳誌文伸手示意道,今天自然是他這個資本家請客。
“多謝了。”梁社長點點頭說道。
“梁社長,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務必收下。”坐下後,陳誌文從口袋中掏出一張支票,遞給了梁社長。
“這陳生,非常感謝你的支持,但我不能接收。”梁社長眼睛瞟了一眼支票上後麵的幾個0,心中也是一陣漣漪。
一千萬,還是美元,誰能不心動呢?
在突然被香港華人界的頂級企業家陳誌文相約,梁社長便知道對方肯定就是為了那件事,但能夠獲得這麼多的捐款,還是讓他大吃一驚的。
不過他的心中仍然很開心,雖然不能收這張支票,但有這個心意,就足以說明對方的態度了。
要知道,新華社早在1947年就已經成立,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統戰香港華人,類似包玉岡、陳誌文這類的商界巨星更是核心目標,這次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捐款,那對方至少也是個中間派了。
“我沒有任何要求,也不會在未來提出任何要求,難道也不行嗎?”陳誌文問道。
“這是規定,陳生,我也沒辦法。”梁社長無奈說道。
“那這樣,我以一個香港人的身份,給國家捐款,並不是針對這次地震,如何?內地政府可以將這筆資金用於其他地方,比如農業、工業發展、城市改造,都可以。”陳誌文又接著說道。
國內目前還是計劃經濟,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花費計劃,突然碰到這種事,肯定要從其他地方籌集資金的,如果能夠其他方向捐款,那也算是間接幫助了,而且,大量抽取資金的情況下,肯定也有很多地方會真的嚴重缺資金。最重要的是,這樣似乎就不違反規定了。
“這”梁社長有些為難,雖然看起來還行,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思考片刻後說道:“陳生,如果您真的有心,這錢我們是不能收,特彆是現在,過幾個月也許可以,但最好還是換成其他方麵的物資,比如農產品、工業品等等都行。”
“行,那過幾個月後,我換成糧食。”陳誌文點點頭說道,改開之前,直接給錢的確不太適合,就算是改開之後,包玉岡想在燕京捐贈一座酒店都讓很多人不敢接手。
糧食,在國內還是硬通貨的,正好幾個月後是冬天,更需要糧食。
咖啡來了,梁社長喝了幾口,又與陳誌文聊了一會,便告辭離開了。
內地發生這麼大的事,來找他的可不隻陳誌文一個人,更多的是無數報社的記者,恨不得把他給圍起來,能夠出來見陳誌文,也是喬裝打扮才跑了出來。
回到家後。
已經在焦急等待的陳天福,看見兒子回來後,急忙問道:“怎麼樣?”
“沒有收。”陳誌文搖搖頭說道。
“這是為什麼啊?”吳秀玲有些不解的問道。
“我們這些人估計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就不討論了。”陳天福接著說道:“但想想那麼多人,我還是覺得難受啊?”
“爸,不用太擔心,國內的救災能力,絕對全球第一的,這一點,你要相信。”陳誌文堅信的說道,也許現在國內窮了一點,但每次中華民族的救災能力,絕對是首屈一指。
“唉,其實話說回來,我們也幫不了多少。”陳天福搖搖頭說道。
“其實也對,主要還是靠國家的。”陳誌文點點頭說道,這種超級災難,光是救援就需要幾十萬人力,大量專業團隊,後期恢複的花費更是需要以傾國之力來支持,國內外的捐款,雖然也不少,但主體還是靠國家支持。
其實陳誌文也知道,自己的這次捐款,肯定是不會被接受的,自己也隻是希望能夠幫忙而已,因為這個時候,的確是太多人需要幫助了,哪怕間接的援助,也許也能拯救很多生命了。
陳天福也回過神來,說道:“那也隻能這樣了,阿文,你旗下公司不是有很多采購嗎?也許也可以對內地那邊多傾斜一些,國內多了一些外彙,總會多一點能力救人,再次一點,經濟好一點,總會有很多人受益的。”
“沒問題,今年秋天的廣交會,我會讓美的去內地找一些簡單工業品的供應商,工業出口,對內地的意義更大。”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內地與灣灣,其實這麼多年來一直在競爭,包括香港的市場以及出口行業的發展,在70年代之前,基本上都是內地優先,因為光是香港每天所需的大量基本食品,就是天文數字,內地的華潤集團,主要負責的業務就是給香港供應民生物品,其最巔峰的時候,出口創彙占到了整個內地的三分之一。
但從60年代末開始,灣灣那邊大規模引進外資,發展代加工行業,結果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出口金額就超過了內地。
這其實也驚到了內地,明明自己提供了整個香港400多萬人的基本生活物資,但對香港出口的金額,卻被灣灣超過,原因很簡單,香港的工業需要大量的代加工,但很多是香港本土不適合開廠的,於是大部分都找了灣灣來負責,雖然看起來加工產品沒多少量,但價值就是遠超過了生活物資。
“這樣也行,國內的注塑行業聽說還行,電風扇、收音機這些外殼,他們做起來應該沒問題。”陳天福點點頭說道。
“不行也沒關係,隻要我們訂單足夠,他們就會改進的,香港的工業,不也是這麼發展起來的嗎?”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沒什麼企業,在剛創業的時候就能做好的,任何國家的發展也都是從低往高發展,有了充足的訂單,加上想發展的態度,就能慢慢的提高質量與性價比。
再說,內地那麼大,總有能做好的,而且肯定比香港的供應商便宜多了,對美的也是有好處的。
“那好,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問心無愧就行了。”陳天福點點頭說道。
他的建築公司,甚至和黃、星河旗下的建築公司,每年也都需要對外采購大量的建築物資,其中也有很多來自於內地,不過這算不上幫忙,因為本身這些就一直來自於內地,特彆是河沙,隻能從內地進口。
但工業品,可是內地的弱項,這種訂單才能讓他們覺得有意義,顯然,也隻有陳誌文才有這個能力了。
“以後有機會的。”陳誌文說道。
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法改變了,隻能以後再想辦法幫助了,反正改開,馬上就要到了!
ps:這個話題比較敏感,所以一章結束,寫太多會被404,但又不能不寫,畢竟不是架空文。
月底了,求月票啊,這個月希望大家能幫我上1000月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