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天福這樣從內地跑到香港的人,對國內人,有著非常深的感情,大部分都還是願意幫助國內的。
這端時間,陳誌文也比較關注國內的情況,從一些國外媒體及新華社得知,那邊的救援還是很快的,大量解放軍及數萬醫療人員從國內四麵八方集合,爭分奪秒。
好在現在還是夏天,天氣沒有成為另外一個殺手,隻要救援到位,很多人都可以等待一段時間。
陳誌文的心也算放了下來,剩下的,就是長期的經濟援助了,這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以後可以有其他方式幫忙,不說其他,隻是沃爾瑪與好市多的輕工業訂單,就可以輕鬆帶動一個城市的經濟。
時間很快就到了8月,整個美的工業城,已經全部完成。
從高空鳥瞰,這裡一共有17棟工業大廈,最矮的有6層,最高的12層,每一棟的麵積都很大,少的也有四五千平方米,走進內部,各種不同型號的電梯,布滿了整個空間。
哪怕港府“大方”了一點,劃了一塊工業區給美的集團,但香港,土地還是太珍貴了,不可能真的隻利用地麵一層,再說,大麵積組裝廠,電梯上下可能效率會更高一點。
不過即使如此,工業城也隻是建了一半的麵積,另外一半仍然是空地,這17棟工業大廈已經能夠滿足美的現在乃至未來兩三年的需求,如果過幾年還需要,就再建設新的大廈。
畢竟,改開,也隻是國內對外吸引資本的開始,再加上現在的內地工業基礎太低,在很長的時間內,美的的主要產地,還會一直在香港,然後慢慢的轉移過去,等到香港的房價已經高到企業受不了的時候,國內那邊產業鏈也會好很多。
完美的無縫連接後,留下這麼大的香港工業用地,還能在90年代房價高峰的時候賺上一筆。
如香港的鋼鐵大王龐鼎元,其家族產業位於調景嶺,在95年的時候,政府要求他們拆遷,於是他們搬走了,留下的工業用地以50億港元賣給了當時的恒基集團,才發現,原來自己家族折騰了那麼多年,還不如工廠下麵的那塊地值錢。
而美的工業城的土地麵積,可比一家鋼鐵廠大多了,到了未來,無論是出售還是自己開發,都是一筆龐大的收益,而這筆錢,也可以用在工業投資之上。
畢竟,香港的低價,有沒有陳誌文都會出現大幅度上漲,與其便宜那些就知道造房子的地產商,還不如便宜他,這樣至少以後在某個領域打價格戰的時候,自己會有更多的彈藥。
海外市場,紅牛仍然執行不盈利而穩市場的策略,如今已經以摧枯拉朽的趨勢,成為能量飲料市場的第一名,不過,這個市場比起傳統飲料來說,還是太小了,隻有那些身體因為工作、運動疲勞的人,才會購買。
但隻要穩住了這個市場,就可以慢慢的向外擴張,將自己的客戶群體蔓延到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