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合作,和黃那麼多地皮,留著乾嘛?”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香港的華資地產公司,在70-80年代可以說是群雄亂舞,,各方人物上台,每個能夠崛起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眼光、資源、膽量、機遇,也是因為這樣,陳誌文很樂意與他們合作,來開發和黃旗下的一堆非核心地皮。
雖然他們能夠從中獲利,但和黃也一樣拿了至少一半的利潤,且不需要墊付任何資金。
如果隻看地產市場,和黃這樣做是虧的,畢竟未來這些地皮能夠翻個幾倍,等到以後肯定收益更高,但陳誌文所要的,則是急速套現,70年代的一億港元,在他的手中,隻要抓住一次機會,可比十年後的10億港元要有價值的多。
當然,比較好的位置,還是留給自家老頭,或者自己旗下的星河地產來一起開發,隨著香港地產市場的複蘇,無論是和黃還是星河、恒義,現有的自持物業或者待開發的地皮物業,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漲幅,這樣一來,就可以從銀行中貸出更多的資金來開發項目。
不停的循環,不停的借貸,不停的發展,是香港地產公司永遠的套路,隻要地產市場一直上漲,其中獲取的利潤會遠超自己持有物業帶來的升值。
不過,銀行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控製的,不會無限的放貸,這也是陳誌文要與其他華資地產公司合作的原因,特彆是李嘉成,銀行關係很足,能夠從加拿大帝國銀行貸出很多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和黃也能更早的將自己空著的地皮轉換成現金。
而這些現金,很快就會有重大用途。
“好的,另外零售這一塊,上一次我們與紐壁堅談崩了之後,我們雙方都開始在地產市場上爭奪可以用來開超市的商鋪,但從最近的趨勢來看,怡和似乎選擇了以租賃為主,放棄了購買商鋪。”周家楊又彙報道。
“哦,置地居然放棄持有物業了,看來,怡和係的問題,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的多。”陳誌文笑了笑說道。
雖說做超市不需要自己購買物業,世界上大部分超市都是以租賃為主,但以置地對商業地產持有的特性,居然也放棄了收購超市所有的地產,那就絕對是資金方麵沒有那麼順暢了。
“的確有可能,置地的中區重建計劃都暫停了不少,73和74年地產危機最嚴重的的時候都沒停,現在卻停了。”周家楊分析說道。
“那我們就更要痛打落水狗了,除了繼續收購物業,我們還得直接從置地的手中搶奪他們的超市才行。”陳誌文接著說道:“就先這樣耗著,看看誰也扛不住。”
“好,我明白。”周家楊點點頭說道。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