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糾結的怡和(2 / 2)

甚至置地的欠債還在和黃之上,區彆就是和黃抵押物不足,而置地,其主業核心地產對地產市場的跌幅敏感度不高,因此一直沒出現資不抵債。

現如今地產市場複蘇了一點,各棟大廈的市價提高,那可貸款的額度自然也跟著提高了。

“有倒是有,但這些資金都準備用來進行中區重建,這個時候抽調資金,就為了零售,似乎有點太不劃算了,而且九龍倉目前也缺資金,我還想讓怡和再撥點資金呢?”鮑富達皺眉說道。

中區重建計劃,其實就是一個大坑,這也是亨利凱瑟克在位的時候提出的方案,主要就是考慮到置地在中環的很多大廈曆史悠久,內外裝修比較老舊,於是,決定花費十億港元,對置地在香港的各棟大廈進行翻新,再就是以行人天橋,來鏈接各個大廈,,以增加人流,及保證客戶不會因為天氣原因而失去購物意願。

這個想法是不錯的,但十億港元的資金太多了,又碰到了地產危機及石油危機,消耗了置地大量現金儲備,偏偏這個項目跟海港城一樣,根本停不下來,很多大廈為了裝修,付出代價將租戶遷走,內部也在裝修,這裝修到了一半,根本就不可能停,停了也租不出去,也不可能停個幾年以後再讓租戶出去再裝修。

“彆想了,怡和在菲律賓的甘蔗農場,已經虧了幾千萬港元了,南非與澳洲那邊也一樣虧損,海外那邊還在拚命催我要錢呢。”紐壁堅搖頭說道。

實際上,紐壁堅等人能夠擊敗凱瑟克家族,掌控怡和係,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怡和係被亨利凱瑟克以及之前的凱瑟克家族帶到了溝裡去了,海外大量投資虧損,不得不從香港嚴重抽血,而香港這邊也錯過了很多機會,不過怡和係畢竟根基雄厚,即使長期經營有問題,也需要很久才會爆發。

全球爆發石油危機後,怡和係的海外投資開始出現雪崩式危機,正巧怡和管理層換屆,於是,順水推舟之下,紐壁堅等人就拿到了怡和係的管理權。

當然,說起能力,紐壁堅等人也是有的,就是之前怡和的虧損,實在是太嚴重了,很多問題還是一直在給怡和放血,想止住都難。

“那怎麼辦?難道真的要放棄?”鮑富達皺眉說:“零售業最大的好處就是有著很大的流動資金可以沉澱下來,隻要拿下這個領域,我們的資金問題也會好上很多,這可是一本萬利的。”

“是啊,你說得對,零售業最吸引人的就是資金量了。”紐壁堅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去找一找沈弼,讓他再提供一點資金,惠康超市我們絕對不能放棄,就算擊敗不了百佳,我們也要控製一定的市場份額。”

“沈弼與陳誌文的關係也很不錯,他會幫助我們嗎?”鮑富達問道,這些年來,怡和與彙豐雖然表麵上一切正常,但實際上都在爭奪香港第一財團的位置,關係並不算好。

“就是因為沈弼與陳誌文關係好,他才更會借錢給我們,作為銀行來說,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客戶更容易被控製。”紐壁堅說道。

“這倒也是,彙豐可真是坐山觀虎鬥了,我們明知道有利於彙豐,卻也沒辦法了。”鮑富達有些不爽的說道。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中央銀行。”紐壁堅搖搖頭說道,如果不是彙豐被港府默認為“央行”,提供大量的財政幫助以及法律保護,怡和早就在規模上超過彙豐了。

“那這樣的話,我先準備拿下港島這一邊的市場,隻要我們拿下了港島,基本上就是穩坐釣魚台了。”鮑富達淡想了想說道。

ps: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