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香港的隱形豪門家族(1 / 2)

“陳生,好消息,怡和已經停止了對會德豐的收購計劃,而約翰馬凳,也已經準備就出售聯邦、國際兩棟大廈的交易進行準備了。”電話裡,迪斯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陳誌文。

“好,多謝迪斯先生了。”陳誌文聽完後心中頗為歡喜,跟曆史上發生的一樣,會德豐最終還是一直沒有提供自己的詳細財務及經營資料,導致怡和不得不收手,而這其中,除了這一點,彙豐肯定也動用了不少資源來阻擋這件事的發生。

對於這件事,陳誌文其實也不願意看到怡和真的收購會德豐,雖然收購會德豐後,怡和會在初期資金困難一點,但會德豐的陸地資產也是很豐富的,隨著香港地價的上漲,怡和的綜合實力會更強,所以彙豐找到他的時候,他還是很樂意幫忙的,而且從其中他也能獲得一定的好處。

當然,自己能做的其實不多,頂多就是給怡和添點麻煩,百佳超市在最近兩個月,開始瘋狂擠壓惠康超市,故意將超市開在惠康的旁邊,然後立刻祭起了價格戰,同時,大量的物業收購也在同步進行。

怡和見到這種趨勢,根本就沒有太多反應的時間,隻能跟著砸錢進入,要不然,不需要半年時間,惠康就會徹底被掃出市場。

對於燒錢,陳誌文自然也不是很樂意,但彙豐提供的低息貸款,購置物業後不需要交租金,本身就是一種優勢,外加星河貿易公司所帶來的廉價供應商品以,隻是保持不盈利的狀態,就足以讓惠康超市陷入巨額虧損了。

任置地的資金再多,旗下一個業務一個月虧幾百萬港元,而且還需要每個月千萬港元砸進去,又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就夠紐壁堅與鮑富達頭疼的了。

其實這還是占了自己先知的優勢,陳誌文知道怡和不會收購會德豐,但彙豐的人可不知道,而且這種大企業收購,談個一年半載也是很正常,所以,彙豐希望有實力對怡和造成衝擊的陳誌文來在其他領域狙擊怡和,乾擾怡和的收購計劃,也因此答應了額度巨大的低息貸款計劃。

隻是沒想到,會德豐與怡和雙方眼見有些矛盾,就立刻收鑼罷鼓,白讓彙豐折騰了一番,不過對彙豐來說,也算勝利了,因為他們阻攔了香港最大的兩家英資公司合並。

至於彙豐是如何乾涉華資或者東南亞資本收購會德豐的,陳誌文就不知道了,也沒必要知道。

電話對頭,迪斯接著說道:“不過陳生,因為獲多利與你們兩邊都有著合作關係,所以這一次收購兩棟大廈,我們就不方便插手了,不過我可以提供相應的市場價,供你們雙方考慮。”

“哦,好,那市場價,你們認定為多少?”陳誌文問道。

迪斯說道:“按照聯邦、國際大廈周邊的房價與地價來考慮,這兩棟大廈,目前的價值應該在5-7億港元之間,具體多少還要看專業人士來測算建築的老舊程度、內部設備狀況、兩棟大廈的租戶狀況以及最近幾年的財務狀況。

我已經與約翰馬凳說好,他願意提供最近三年的兩棟大廈的收入狀況以及負債情況。”

之前怡和要的資料,涉及到整個會德豐所有的業務,而大廈的收購,就隻是簡單的租金及負債,被外人知道了也無關緊要,畢竟,這類信息都是透明的,中環大廈的租金,靠的近的大廈也差不了多少。

“行,那這件事,我們自己來談。”陳誌文笑說道。

12月3日,半島酒店:

“馬凳先生,你好,張生,你好。”陳誌文特意定下了一間總統套房,相約了會德豐的掌門人約翰馬凳。不過約翰馬凳表明自己還需要帶另外一人過來,名叫張玉良,是會德豐的董事之一。

陳誌文一聽張玉良的名字,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在後世的1986年,李嘉成力壓船王包玉鋼,第一次被福布斯排行榜排名為亞洲華人首富,李家也成了香江第一家族。

但一次記者采訪,李嘉成卻公開表示,自己隻是明麵上的首富,在香江,資產超過他的能超過一掌之數。

雖然這個數量可能誇張了一點。但在香江,隱形富豪還是有不少的,張玉良就是其中之一,後世如果不是在1985年,會德豐大戰爆發,大部分港人怎麼也想不到,原來四大英資洋行之一的會德豐,其最大股東居然是一個華人家族。

張家從20世紀初就已經在香江經商,靠著賣西藥起家,50年代開始涉足地產,在1962年,張家第四子張玉良以家族資金在中區興建兩棟大廈聯邦大廈與國際大廈,也就是陳誌文看上的這兩棟。

在60年代,一個華人家族能在中環核心區域買下兩塊地皮,再以自己資金興建兩棟大廈,其中的聯邦大廈更是當時的香江第一高樓,家族實力可見一斑,船王包玉鋼估計在那一年也沒這個能力,說是當時的香江第一華人家族也不為過。

但這樣的家族,這種大投資,因為投資並非通過上市公司,加上張家刻意花費一點錢控製媒體,當時的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在60年代末,會德豐意圖染指聯邦與國際兩棟大廈以及張家在香港的數處優質土地,但又苦於沒錢,於是進行了股權交易,張家也成為了會德豐最大的股東。

不過以張家一直以來保持的低調行為,也對控製會德豐沒有任何興趣,要不然,香港曆史上第一個收購四大洋行的,就是張玉良了。不過,話說回來,也是因為這樣,約翰馬凳才會做這筆交易,前提必然是張家不插手會德豐。

得知張玉良也要過來會麵,陳誌文就知道,這次收購聯邦與國際大廈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為據他所知,張家其實與約翰馬凳一樣,都是準備將資金轉移走香港的,不動產這一塊,他們肯定要拋售。

“陳生,你好。”約翰馬凳說道。

“陳生,久仰大名了。”一旁的張玉良,也同樣握手說道:“最近幾年,整個香港風頭最強的,就是陳生了,收購和記,真是漲了我們華人的威風啊。”

“哪裡,如果不是張家低調,恐怕張家也早就成為香港的知名家族了。”陳誌文淡笑著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