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低調,我張家才有今天在會德豐的地位。”張玉良笑了笑說道:“我這個人,其實知道自己沒什麼經營能力,所以都是以投資為主,不參與香港商場的直接經營,我沒有我父親的能力,也就儘最大的努力,保持家族財富就行了。”
“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陳誌文說道:“投資有能力的人,本身也是一種能力,而且回報可能更高,守江山一直比打江山難。”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中國古代廣為流傳,其實根本原因,是因為二代及三代們,根本就沒有一代的能力,偌大的財富到了他們手中,經營能力不足反而會敗光家產。
如果隻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廢物,然後將家族財富交給專業的人來打理,隻要選擇忠心且有能力的人,那怎麼著也不會沒落。
不怕二代荒yin敗家,就怕二代努力奮鬥,這是大部分富豪家族的真理,隻有少數如李嘉成這樣培養孩子的,才有能力安心將家族傳遞下去。
“也隻能這樣自我安慰了。”張玉良點點頭說道。
“那既然都來了,大家就正式談一談吧。”陳誌文說道:“兩位既然來了這裡,那也就有意圖出售聯邦與國際兩棟大廈,我的人已經看過了這兩棟大廈的財務數據及債務數據,這是我的報價。”
待陳誌文說完,一直站在後方的林彥明,將兩封信封分彆遞給了約翰馬凳及張玉良。
約翰馬凳與張玉良接過信封,打開一看,二人頓時都皺起了眉頭,約翰馬凳說道:“陳生,聯邦與國際大廈,可都是位於中環,又靠近維多利亞海港,隻是5.2億港元,也太少了點把?”
“我可不覺得,這兩棟大廈位置的確不錯,但樓層可並不高,利用效率太低,而且已經建成十幾年了,內部的裝修也已經老化,如果想繼續承接優質租客,至少還需要花估計差不多1億的資金來裝修。”陳誌文搖頭說道。
這個估價,是專業機構根據附近的房價來估算出來的,再考慮到大額交易,肯定會有一定的折扣,算出來的結果,在原先的曆史上,1980年,會德豐將這兩棟大廈以11億港元出售給了長江實業為首的財團,現在還在三年多以前,5.2億,也差不多,這三年的時間,香港地產市場平均也翻了一倍多,不過中環的房價基數比較高,上漲幅度沒有平均數那麼高,差不多一倍吧。
“就算不裝修,這個位置,也一樣可以租個很不錯的價格。”張玉良笑說道。
“以前可以,但置地的中區重建計劃過幾年也就完成了,到時候,置地手下都是各種精裝修的優質物業,我們怎麼競爭?”陳誌文淡笑著說道。
既然是做長期租賃生意的,任何人都會看重租金價格,隻有像陳誌文這般,知道未來房價漲幅逆天的,才會不在乎。
而約翰馬凳與張玉良可不知道這一點,在他們的認知中,可以租出去多少錢,對寫字樓的價格影響是很大的,這也是所有人的認知,哪怕是置地,出售或者購買商業寫字樓物業,也需要參考其物業的租賃價格。
“這個價格還是太低了點。”張玉良皺眉說道。
“那我還有另外一個提議。”陳誌文又說道:“會德豐旗下,還有觀塘、沙田還有一些地皮,我可以全部拿下,金額方麵,我也可以再提高一點。”
“陳生是真的這麼看好香港的地產行業?”張玉良問道。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我看好香港的地產行業,兩位看好全球的海運行業,我們這次交易,我獲得地產,你們獲得大量資金,各取所需。”陳誌文笑了笑說道。
還有一方沒有說出來,那就促成這次交易的彙豐銀行,陳誌文購買兩棟大廈,主要要從彙豐貸款,雖然是低息,但彙豐肯定不可能不賺錢,而拿到資金的會德豐,肯定也會再投入航運市場,造船本身就是比房地產對資金需求更高的行業,彙豐更是可以賺的盆滿缽滿。
這筆交易如果成交,三方都很滿意,至少目前都是如此,如果幾年後航運市場不出現雪崩,也許也能成為香港曆史上較為成功的交易了。
“好,不過我會德豐在沙田、觀塘有著很多地皮,陳生要哪些?”約翰馬凳頓時又來了興趣,他本身就不懂地產運營,哪怕是上一輪地產市場上升期,他也都是靠著出售地皮或者與華資公司合作來獲利,現在既然認定了要在航運市場發展,自然很缺資金,這種時候,賣掉會德豐無法盈利的地皮,就是不錯的選擇,反正會德豐旗下地皮也多。
“會德豐的地皮很多,這樣吧,我會派我旗下的星河地產去拜訪會德豐地產公司,待他們相互協商好了哪些可以交易,我們再談價格,如何?聯邦與國際兩棟大廈,到時候一起算價格,如何?”陳誌文笑了笑說道。
他絲毫不擔心對方會反悔,因為目前整個香港,能有這份財力的屈指可數,而這類公司都有著自己的發展計劃,不會隨意調動大量資金來突然做其他事情,哪怕他們也與陳誌文一樣,對未來的地產市場比較有信心。
而現在的航運市場,完全是在海裡麵撿黃金,一艘船,一年多就能回本,三年就再賺一艘船,二手船都已經炒到了天價,甚至比新船還要貴,因為新船的建造周期,可能二手船都把船的成本賺回來了。
也因為這般火爆,大量資本都眼紅的殺進去,會德豐作為主業就是航運的大型集團,自然也想衝進去,但是這就需要大量資金了。
眾人皆醉包玉岡獨醒,他看到了太多的資本進入航運行業,再一算,全球各大造船廠的訂單數量,一旦到了80年代初,會有超過市場需求1億噸噸位的貨輪投放進去,這必然會導致整個市場的崩潰,後續也就有了後世包玉岡斷臂收購九龍倉的故事了。
而香港的其他船王,就沒這個眼光了,會德豐在85年也被包玉岡收購,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在航運業的巨虧。
“好,那我們下次約時間再談。”張玉良點頭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