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中環地鐵口拍賣會(2 / 2)

香港的地產就是那麼瘋狂,81年的房價已經讓人震撼,但比起97年,完全就九牛一毛。

“好,那我就玩一把大的。”陳天福笑了笑說道,如果真的有信心,那杠杆自然是玩的越大越好,這些年來,他已經相信兒子的判斷,因為之前每一次,就每一次失誤的。

“找些小銀行,利息高點就高點,你這些資產都是募集的資金購買的,彙豐、渣打、恒生這些大銀行未必會接受這種抵押。”陳誌文又說道。

“放心,我已經認識了一個不錯的華資銀行,從他那獲得資金應該不是問題。”陳天福笑說道。

“哦,哪一家?”陳誌文問道。

“東亞銀行。”陳天福說道。

“聽過,規模也可以,那可要打好關係了。”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香港的銀行很多,小的可能就幾家分行,類似與後世村鎮的信用社,大的,自然就是彙豐渣打之類,而在這中間,也有很多中型大小的銀行,東亞銀行就是其中翹楚之一。

“那是當然。”陳天福笑說道,地產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銀行的關係,香港的地產五虎,哪一個背後都有銀行的支持,當然,從銀行角度來看,他們也需要與實力強且安全性高的地產公司合作。

“既然有關係好的銀行那就方便多了。”陳誌文接著說道:“這次港鐵的兩塊地皮在中環與金鐘,可以說是自73年地產危機以來,香港拍賣的最好地皮了,據我所知,已經有30家地產公司或者財團報名參加競拍了,置地、太古、長江實業、和合、新世界、還有日本與南亞的一些財團。

我們想在其中勝出,絕對需要做好準備,要不然,在資金這一塊,我們是拚不過置地的。”

“置地不是被你逼的出售惠康超市了嗎?”陳天福笑問道。

“那不一樣,超市,隻不過是置地閒暇之餘想要投資的行業,在碰到強競爭對手後,他們放棄也是正常的,但這類物業可不一樣,置地最喜歡的就是囤積優質寫字樓,肯定會出全力的。”陳誌文解釋道。

超市領域,如果怡和係真的鐵了心要爭,那陳誌文即使不會輸,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時間也會以年為單位,不過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五,怡和算了下不劃算,才最終退出的。

但中環的地皮,還是在地鐵站的位置,這對置地這種沉迷與置業接近百年的地產公司,有著太大的誘惑力。

“那我們該怎麼做?”陳天福問道。

“港鐵這一次的競拍,並不是舉牌,而是每一家,將自己提出的條件寫入信封,然後交上去,這就是我們的機會,不用實打實的和置地硬碰硬。”陳誌文笑說道。

“這我知道。”陳天福說道。

陳誌文接著說道:“老爸,你有沒有想過,現在的港鐵公司,缺什麼?”

“資金?他們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挖地鐵洞。”陳天福回答道。

“對,就是資金,不過也不隻如此。”陳誌文說道。

香港地鐵公司,與其他地方的地鐵公司都不一樣,港府是不給補貼的,但是給了一大堆地鐵站附近的地皮,讓地鐵公司自己拍賣籌錢。

沒有起始資金的情況下,地鐵公司的拍賣自然需要以籌錢為主。

“還有什麼?”陳天福問道。

“錢還是要給,但要換一種模式。”陳誌文說道:“我們先給一半的錢,然後後續地鐵站的物業建起來後,我們出售完畢,還要分一部分利潤給港鐵公司。”

“你這方法,是跟李嘉成與和黃的合作模式學的?”陳天福問道。

“對,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港鐵公司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自己賣出去的地皮,在未來肯定能夠獲得巨額利潤,但他們受港府法律限製,是不能自己開發的,所以我需要讓一部分利益給他們。”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其實,在原先的曆史上,這次地鐵站競拍,就是長江實業獲得的競標,擊敗了置地,使用的方法也是類似。

李嘉成知道置地這類公司,隻喜歡自己持有物業,是不會與其他人分享的,而香港的競拍,基本上就是一口價交易,誰也不會與拍賣方分享利潤,這根本就是史無前例。

但李嘉成洞悉人心,他知道港鐵公司也很眼紅這些地產收益,因此,提出了後期開發完畢後與港鐵公司共享利潤的計劃,這自然打動了港鐵公司的高層,先獲得一半資金,既可以獲得現金來動工地鐵,又可以在一年後獲得地產市場上漲的福利。

而對李嘉成來說,這是第一次正麵擊敗置地,同時,即使分一部分利潤給了港鐵公司,他一樣還是大賺,地價一直在漲,外加地鐵站旁邊地皮的特殊價值,讓長江實業輕鬆賺到了豐厚的利潤。

不過,現在麼,陳誌文自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了。

“看你收購了聯邦與國際大廈,我以為你也會想辦法持有這些物業著?”陳天福笑說道。

“該持有的時候持有,不該的時候就該出售。”陳誌文無所謂說道,地鐵站旁邊的寫字樓物業自然是優質的長期持有對象,但如果自己持有,就會將所有資金全部困住,這反而不劃算。反正未來十年地鐵公司都會一直擴張,想持有地鐵站旁邊的物業,機會有的是。

哪怕是等到83年,房價大跌的情況下,有錢收購的情況下,也可以輕鬆收到手。

1月14日,周五。

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陳誌文與陳天福來到了香港最著名的大酒店,也就是後世大劉狙擊的那一家。

持有者為嘉道理家族,此家族一直在香港低調行事,但規模之大,絲毫不低於其他洋行,除了這一棟大酒店之外,作為古老的英資,同樣擁有大量優質的地皮物業,而嘉道理家族最大的財富,則是控製著整個九龍半島的電力公司-——中華電力。

“李生,好久不見了。”陳誌文剛剛走進大會議室,便看到了一位熟人。

李嘉成仍然待著一副黑框眼鏡,笑道:“陳生,你好,半年多不見了,我也隻能看著陳生在香港商場叱吒風雲了。”

“過獎了。”陳誌文笑了笑說道,這段時間其實也沒做什麼大事,就是收購了會德豐的兩棟大廈,以及將怡和趕出了零售超市市場。不過,對於一般的華資公司來說,任何一件也的確不小了。

“陳生來到這裡,看來置地是碰到強敵了。”李嘉成接著說道。

“我倒是覺得,李生才是我最大的強敵。”陳誌文笑了笑說道,今天在場的來了很多大公司,也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坊間推測,置地獲得這次拍賣的可能性最大,畢竟是中環地王,真要是鐵了心,又有幾家公司是對手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