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香港公認的最大的企業家,不少燕京市的國企以及其他地方的地方性企業,都想著能夠與美的或者星河貿易合作,這兩家知名度比較高,且已經在國內有部分企業與他們合作,獲得了不少份額的外彙,甚至很多公司的高層以及優秀職員,還獲得了去香港甚至去美國的資格,這可是讓無數人眼紅的,要知道現在的國內,多少人為了能出一次國而肯付出巨大的代價。
不過燕京市這邊的商務負責人也應付的很周到,不可能什麼人都跑來見陳誌文的,甚至其他港商也沒那麼容易見到,所有來的人,最多將自己公司的資料、想合作的內容方案遞上去,而且即使這樣,也是有限製的,企業沒一定規模的就彆想了。
能夠見到港商的,也就在燕京市負責某個領域全國統籌的級彆領導,由這些人出麵,來商討一些可以合作的方案。
除了陳誌文,其他港商也都有著自己的打算,畢竟來這裡了,肯定得意思一下,少一點的也會投資個幾百萬港元。
而在來之前,陳誌文也做好了準備,在國賓館之外的一間對外酒店裡,美的與星河派遣了超過30人前來,就是為了分析可以合作的廠家,要麼能給美的供貨,要麼能做性價比高的超市日用品等等,而陳誌文本人反而比較悠閒,沒有上億額度的生意他才懶的過問。
後麵兩天,陳誌文陪著自己大伯一家去爬了長城,逛了故宮,遊了頤和園等等,體驗了一下80年代的燕京市風景。
在燕京的第六天,陳誌文並沒有再出去遊玩,因為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陳生,這位是交通部的殷局長,負責的是全國的道路規劃,殷局長,這位就是我們香港目前華人中最成功的企業家陳誌文陳生。”和合實業的胡應相,帶來了一位客人,會麵之後立刻介紹了起來。
“陳先生,您好,我在內地也是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了。”殷局長麵帶笑意握手笑道。
“殷局長,您好。”陳誌文也笑著握手道:“請進。”
三人走到內部客廳的沙發上,這裡已經準備好了熱茶,國內的人,不要說現在,就是幾十年後也沒多少人習慣喝咖啡,這裡的茶也是國內為他們準備好的,都是一級的茶葉。
中間人胡應相先說道:“陳生,今天我帶著殷局長過來,是因為他聽說了你也準備投資廣深高速的項目,所以有一件事他需要與你談談。”
“投資廣深高速有什麼問題嗎?”陳誌文問道。
雖然粵州與深海市並不算太遠,但高速公路的投資,就是歐洲那種麵積小的發達國家都很難以自己的財政收入來建自己境內的高速公路,裡麵涉及的資金之多,非常巨大,胡應相雖然身為香港地產五虎之一,但哪怕在有著銀行貸款的情況下,他一家也很難籌齊這段100多公裡高速所需要的資金。
因此,不少香港其他資金也參與了進去,其中自然有陳誌文,不過他投資的比例並不大,隻有10%,純粹就是參與一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貸款的銀行團,也比較看重投資者裡麵有哪些人,數量越多實力越強,銀行也跟更放心,風險小了點那利息也可以少一點,如果後世50年後一個人與馬芸一起合資開公司,那自然不會讓銀行懷疑。
“沒問題,我們非常歡迎陳先生來國內投資。”殷局長笑了笑,又說道:“今天我來這裡見陳先生,其實主要是想詢問一下,不知道陳先生也沒有意願在其他地方也投資一樣類似的高速公路?”
“國內的高速?連通哪個城市的?”陳誌文心中一動,不過臉上也沒什麼變化,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