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交通,對高速公路需求最高的,就屬於燕京到TJ市這一段路,但考慮到燕京市這邊大量工廠貨物出口的方便,高速還需要延伸至塘沽,那裡有著一個出口的港口。”見陳誌文沒有否決,反而問起細節來,殷局長心中大喜,立刻回答道。
燕京市,不僅僅是首都,也是北方的經濟中心,這裡工業紮堆,擁有著大量工廠,每天產生大量的貨物,用於出口或者運輸到國內其他城市。
但在規模數量上還是比不過上滬的,除了因為上滬在數十年前便是全國的工業、經濟中心外,交通的影響非常大,大家的陸路交通其實差不多,但上滬靠海靠江,運輸貨物太方便了,而燕京市的東西,想去海邊,就必須走天津再去塘沽。
要知道,港口的作用可不僅僅是出口,通過近海其實可以將貨物送到國內所有的沿海地區,這可比在國內運輸方便且成本低多了,這就自然導致了燕京-天津-塘沽路段的擁擠,以及因為長時間負載而導致道路嚴重損壞。
不過在改開之前,大家也都習慣了,也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但改開之後,交通部的不少領導也去了海外,當看到日本美國的高速公路時,才知道這才是交通發展的未來。
隻是,高速公路的成本太高了,哪怕國內沒有太多的拆遷費以及人工,一公裡的建造成本也得接近千萬美元,而目前,整個交通部一年的的財政撥款也才1.5億人民幣,這點資金建個十公裡高速公路都不夠,更不要說哪怕是首都燕京與TJ市,能夠分到的額度也隻有500萬人民幣了。
巨大的經濟壓力,原本交通部已經放棄建高速公路,但香港富豪胡應相提出的先建路再收費的模式,給了所有人一個希望,不過這種投資太多,國內仍然沒辦法籌集這麼多資金,隻能依賴外商,但海外一般的外商怎麼可能投入這麼多的資金來內地建高速?也隻有一心想建設祖國的小部分商人如胡應相才有這個魄力及能力。
經過一番溝通之後,交通部也了解到以胡應相的能力,修建廣深高速基本上就需要費儘所有資源了,根本無力再修另外一條高速,而部裡的人甚至想說服胡應相放棄修建廣深高速而來修建燕京與天津之間的高速,因為相對來說,顯然後者更重要,但是最終考慮到那裡是改開的前沿陣地,全國眼睛都盯著那裡,最終也隻能這樣。
可是沒想到的是,胡應相又向他提出了又另外一個富豪投資興建高速,而且陳誌文的身價財力,明顯要更強,更有能力。這又給了整個交通部新的希望,建了這個高速,那燕京市附近的經濟就有可能會更上一個層次了。
“燕京到塘沽?這一條路應該有個一百多公裡吧?”陳誌文想了想說道,在他的記憶中,整個國內最知名,經濟效益最好的幾條高速分彆是廣深高速、滬寧高速、京滬高速以及京津塘高速等等,廣深高速由胡應相主持,滬寧目前還不需要,因為蘇省的經濟目前還沒有發展起來,外加有鐵路以及長江水運,暫時足夠了,京滬高速則是路線太長了,而以現在國內的經濟條件,這條路目前也不需要,而剩下的,就是這條京津塘高速了。
這裡麵的邏輯很簡單,隻要是連接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未來必須是高回報,並且也是目前國內最需要的投資。
“對,具體高速路線我們還沒有丈量,但估計在120公裡左右。”殷局長說道,丈量土地也是需要非常大的投入的,至少需要在所有經過的地方進行土壤承載能力測試,如果沒有預算,那麼政府部門也隻能大概算一下。
“那這個高速也是需要合資吧?”陳誌文問道,廣深高速其實也是合資的,國內一方占資51%,不過根本沒啥錢,完全就是依賴港方墊資,然後再從銀行貸款,以後再還這筆錢,唯一的好處就是國內這邊有著數量非常龐大的建設隊伍,雖說國內沒怎麼建高速公路,但之前幾十年,鐵路可是建的非常多的,即使有很大區彆,但至少有素質的工人是不缺的。
“對,這是國家法律的規定,具體合作計劃,我們可以參考胡先生在粵東投資的廣深高速,如果有什麼想法,我們也可以再商量。”殷局長笑說道。
“那行,殷局長,這個投資,我有這個意向,不過我需要具體丈量之後的數據才能決定,至於丈量土地需要的資金,我可以先墊付,等項目確認之後,再計算到投資之中,如何?”陳誌文思考片刻後說道。
這個未來國內盈利最豐厚的高速公路,現在怎麼投資未來都不會虧錢,但既然是合作,當然得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而且以現在國內的情況,自己獲利,也不代表國內會有損失,隻需要提出更多雙贏的要求就行了,不過時間方麵,浪費了的確可惜,廣深高速那邊從有意向到開工花費了幾年時間,因此,自己這邊可以先墊資來進行丈量,等簽約達成,便可以直接動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