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汽車產業的雄心(2 / 2)

“對,美的現有精通電機與空調製冷,也可以去國內建廠,不過,這隻是小事。”陳誌文說道:“我對和黃的希望,是它利用大量資本扶持國內有能力的公司成長,然後從中獲益,但和黃本身是不參與汽車零部件的製造或者研發的,因為沒這個能力。

但我希望美的能夠重點參與進去,研發各種高技術的零部件技術,如同歐洲的博世一樣。”

“陳生的意思是,讓美的做各種高端技術的供應商?”雷盛利問道。

“對,我不讓和黃參與,是因為在傳統汽車技術領域,大部分專利基本上都被壟斷了,外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去分一杯羹,就算是和黃資金再充分,加上國內有很多潛在人才,也不行,因為專利基本上就繞不過去。”陳誌文說道:“但現在的社會,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機會,因為汽車,遲早也會加入大量的電子控製係統、電子享受型配置、舒適性配置等等,這些,不管是BBA還是豐田大眾,現在也都還沒意識到,或者即使意識到了,現在也隻是剛開始起步研究,傳統的零部件公司,也沒什麼優勢,這這一條線上,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不要說陳誌文的這點資金,就是後世那麼多國產汽車巨頭、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市場推進,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傳統汽車品牌嚴格掌控了汽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技術專利,國內很多廠家,想繞過去,太難了,一直持續了接近40年,國內汽車品牌才在三大件領域上,勉強追上國際知名品牌。當然,國內又抓住了電動車機遇,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汽車上發展電子方麵的零部件?陳生可否指引一點方向?”雷盛利想了想問道,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很多工業都會發生改變,比如很多自動化的工廠開始越來越普及,各種工廠安全設施也越來越完善,那麼,能用在常用工業領域的電子科技就一定也能用在人類集工業大成的汽車領域,隻不過,因為本質的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這就需要花大量的心思去研究什麼樣的電子科技是汽車上需要的。

“最簡單的,先說我們美的擅長的空調係統與收音機,目前汽車的空調,都是人工控製開關風量的,跟家裡的空調控製完全不一樣,那麼能不能與家中一樣,設定一個溫度,然後空調自己控製出風量呢,這樣既可以節省燃油,也可以讓車內所有人更舒適,甚至我們還可以在汽車的前後使用兩套控製,因為實際上開空調,都會是前麵司機冷,後麵司機熱,如果我們能夠根據汽車前座後座不同的溫度,來控製不同的前後空調口出風量,讓整個汽車各個地方,都非常舒適,並且也能在保證出風的安靜,這不就更完美了嗎?”陳誌文笑著說道。

根據車內溫度,來控製空調,其實早在60年代就已經有了,畢竟,有點眼光的公司都會想到這一點,通用汽車是第一個將這種控製係統安裝在自家高檔汽車之上,後續一些大品牌也跟進,但這隻是一種非常簡陋的控製模式,也就是類似家中的空調,設定兩個溫度高低點,當車內溫度高於這個點,那空調啟動,低於這個點,空調關閉,一直保證汽車在這個溫度區間內,這樣的設定自然比讓汽車車主自己調要好得多,但卻做不到很舒適,這兩個溫度點不能設置的非常小,因為汽車內部的溫度變化太快,如果設置的較近,那空調必然會頻繁啟停,造成更不舒服的感覺。

想要舒適,必須要有一定的算力,芯片不停的手機信號,然後再控製空調,這就是電子科技領域的能力了,目前的電子芯片,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汽車公司都是傳統公司,加上汽車零部件的更換也非常敏感,汽車廠一直以求穩為主,所以,各種變革都是非常慢的,又或者說,韭菜割習慣了,就算有好功能,也會慢慢擠牙膏似的推出。

而自己想在這個領域發展壯大,那就必須要比其他人更卷才行。

“可是,汽車空調是沒辦法做成變頻的,以定頻空調來穩定汽車內部的溫度,這個難度有點大。”雷盛利想了想說道。

“但是離合器可以,它可以由電磁閥來控製,而電磁閥是可以間斷控製的,往這個方向研發,不就行了。”陳誌文說道。受限於動力來源,汽車空調是沒辦法做成變頻的,至少燃油車上是不行的。

“離合器、電磁閥,這些可都不是我們擅長的,如果想研發的話,全部都需要從頭做起,或者收購相關公司。”雷盛利說道。

“搞這種研發,本來就是這樣,非常耗錢,耗時間,能收購就收購,歐美的公司,隻要不是當地的頂級企業,我們收購也不難,再說,我們一直做最簡單的汽車空調,也不可能做大,你鬥不過傳統巨頭,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往零部件總成方向發展,整個汽車的溫度控製係統,由我們來做,這樣才能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站穩腳跟。”陳誌文淡笑說道。

實際上,任何研發,都是需要投入天量的資金、資源與時間的,美的之前算是個例外了,因為陳誌文提供的各種遊戲都是爆款,甚至個人計算機這一塊,也都提供了分體式計算機的概念以及幾款必然是爆款的辦公軟件,所以才讓研發變的很簡單,這是因為方向都是正確的。

就說遊戲,國際上多少大的電子公司,看到美的的紅利之後,也想著進場,但沒有方向,隻能不停的試錯,還需要自己開拓市場,結果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美元投入進去,又碰到了銷售正紅的美的遊戲,全部打了水漂,這種投入,就算是中大型的電子公司,連續兩三次失敗,也吃不消啊。

現如今,美的靠著電子遊戲賺取了豐厚利潤,未來的個人計算機市場也能分到一杯羹,而陳誌文的主業也開始正式進入了汽車行業,那麼,美的的使命就多增加了一個新領域,借著電子產業的發達,來進軍汽車零部件市場。

這個行業,汽車巨頭或者汽車零部件巨頭,缺乏大量電子人才,或者說目前還沒這個意識,而電子公司巨頭,哪有空進軍汽車領域啊?電子市場可是更大的藍海,甚至汽車公司想挖這方麵的人,都得與以矽穀為首的電子巨頭競爭,這成本可不小,再說,汽車行業,本身就是穩定了數十年,各種創新也非常慢。

美的如今也可以說有了很強的先發優勢,但再怎麼先發,這類技術的研發也是很有難度的,這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了,不過這對不缺資金的美的來說,沒什麼太大問題。

“明白,隻要我們能夠開發出一套完善的汽車內部溫度控製係統,那就可以借著這個來獲得很大的市場份額了。”雷盛利點點頭說道,雖然汽車零部件的利潤肯定遠比不上電子消費產品,但市場規模卻非常大,汽車這個行業,隻要能夠拿下一小部分,規模都是是以億美元為單位。

“對,怎麼精準溫度,需要電子芯片的能力,這一塊算是我們的特長了。”陳誌文點點頭,說道:“不過,空調總成也隻是一個例子,比如收音機這一塊,我們可以想辦法研發整個中控台,以這個中控台為核心,控製車內各種小的電子零件,比如風扇、加熱墊、車窗電器等等,這也是一種思路。”

PS:我看評論區都說要看主角做實業,不看金融地產,但為啥我的後台上顯示,涉及金融地產的章節,訂閱非常高,而涉及實業技術的章節,訂閱都跌的可怕.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