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是有很多人借宗親、同鄉的名義收介紹費、人頭錢嗎?”勝金問。
“是啊,屢禁不止。”姚信拱手作答,麵露為難,“明公,何必非要禁絕呢?其實那些人被告知被騙之後,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反而認為理所應當。他們大多隻敢每人收一文、兩文的介紹錢,並不出格。我們懲處也不嚴重,了不得退錢、枷號半天了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官府非要管,倒落得兩頭埋怨。”
“不是這樣的道理。中人每介紹一個人來,官府會給一文錢的抽成,一件事不能收兩份錢。這件事必須管,讓外鄉人來孝感的第一天就清楚,官府的管理是事無巨細的。連這樣無關緊要的小事官府都管,那其他大事還用說嗎?”勝金耐心解釋。姚家是孝感本地戶之一,非常配合勝金施政,勝金也很願意把當地人吸納進來。
實在是管理人才太少了。這年頭,識字都是“大才”,想要把勝金想象中的精細管理落到實處,什麼人都要拉出來用。至於不理解自己的理念,那就多講幾遍,不會做事,那就多交幾遍。能走到勝金跟前的,都不是什麼“清澈愚蠢”的性格,畢竟這是炒老板拿命賭的時代。
姚信點頭口稱明白,還是問:“下頭人也抱怨不好管,有些時候被敲詐的還幫著隱瞞呢。”
“多準備些草繩,下次在抓到私收人頭錢的,捆了雙手,讓他拿著小旗子自己宣揚自己的過錯,一直等抓到下一個人才能頂替他。”勝金笑著給他們出了個主意。
“草繩如何捆得住人?還不如罰錢、勞役震懾。”另一個新進跟在勝金身邊的年輕人顧常芳建議用重刑。
“些許小錯,哪裡用得上重罰。如此丟人又耗時,被抓幾回,這些人就知道輕重了。”勝金擺擺手,這就是和上輩子交警抓到騎電動車不帶頭盔一樣,小懲大誡、教育為主。
“至於草繩捆不住?捆住他們的是衙門的律法和信譽啊。”
“明公高明,下官佩服。”姚信、顧常芳齊聲感歎,勝金擺擺手,這種恭維上官的風氣,不管怎麼糾正,還是糾正不過來。今天事情多,勝金也沒心情再老調重彈,乾脆說起下一件事。
“這個月通過考試的管事有多少?”勝金問道。
陳贏遞上名單:“這個月五個。”
勝金接過掃了一眼,道:“還是少。外鄉人來得越來越多,管事的人少,就無法約束。不能保證安全,不管燒磚瓦,還是養雞鴨,都沒辦法好好做事。人才,還是缺。”
“現在識字的人太少,咱們加急教出來的都是半吊子,不敢派他們獨當一麵,需要時間。”陳贏陳述客觀困難:“況且,還有些師父,教徒弟總是留一手。”
“嗯,這樣的情況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