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君臣密議(2 / 2)

麵對理宗詢問,賈似道將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了出來。在他看來,這三個問題實際上都是抗蒙問題,這才是生死悠關的大事。按照朝中高官們的意見,放棄李璮他並無多大意見,但調兵入川卻是下策。至於派遣沿海製置司水軍清剿流求,為泉州宗族和蒲壽庚等大海商火中取粟,更是下下策,會讓朝廷在東南沿海又樹強敵。

李璮等北方漢軍世侯,自金朝以來便是獨立和半獨立的勢力。他們見風使舵,金強盛以來便附金,蒙古興起以後又附蒙,在各方勢力之中反複橫跳。他們所做所為,考慮的並非民族大義或百姓福祉,而是自己的利益。此次李璮起兵之前,曾與各漢軍世侯約定共同反蒙,臨了發現小醜竟然是他一人。

賈似道認為,即便能擊退強大的蒙軍,如何控製山東之地也是難事。李璮絕非池中之物,他及其父李全據有山東已有數十年,絕不會甘心將控製權交由朝廷,必然會再次反叛。更重要的是山東自被金占領以來,已被異族統治百餘年,百姓對大宋歸心之意並不強烈。要將其徹底消化需要大量的精力財力。

至於巴蜀的危局,賈似道反對調兵入川,一方麵大軍開拔調動需要大量錢糧,而眼下財政枯竭。另一方麵則會讓荊湖前線兵力空虛,陷入危局。他認為,隻需一紙詔令便可化解危局,即將歐陽軒的四川製置副使的“副”字去掉,讓霹靂軍全力與蒙軍對抗。最好的情況便是兩者僵持不下,互相消耗。次之霹靂軍落敗,憑其戰力也會使蒙軍元氣大傷。歐陽軒也再無實力自立,朝廷便可派兵入川坐收漁利。

最壞的情況是霹靂軍大獲全勝,甚至將蒙軍逐出四川,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這也是宋理宗最為擔心的。對此,賈似道解釋道,四川戰局糜爛已久,耗費的錢財早已讓財政不堪重負。這也是他力推打算法的原因,否則一旦財政崩盤,則江山社稷危矣。他已篤定霹靂軍與蒙軍不共戴天,鐵定死磕到底。即便霹靂軍仍是聽調不宣,但總是好過蒙軍奪占夔州順水而下直搗臨安。

賈似道也清楚,讓歐陽軒掌握四川軍政大權以讓霹靂軍對付蒙軍,對朝廷來說實際上是一劑軟性毒藥。隻不過這劑毒藥總比蒙軍架在脖子上的刀劍危害小了許多。隻要霹靂軍在抗住蒙軍,朝廷便可將資源投入到荊湖和兩淮戰場,財政和軍事壓力都會小許多。賈似道講明這個道理後,理宗雖然心中不甘,卻也無可奈默許了。

至於流求剿匪之事,賈似道的態度極為鮮明,即當下朝廷最大的敵人是蒙古人,東南海匪乃疥癬之癢。沿海製置司的水軍應在兩淮,嚴密防止蒙軍在剿滅李璮之後乘機南下。流求當下雖有所開發,但海上路途風高浪急,島上疫病流行又有食人生番,那裡比得上江南膏肥之地。眼下大宋對瓊州島的開發都力有不逮,何苦去開發流求這蠻荒之野?

賈似道的說法有理有據,理由冠冕堂皇,理宗聽之默然。實際上,賈似道之所以極力反對兵出流求,背後的理由其實是他從流求公司獲得了巨量的乾股收益和利息。要是趙氏皇族拿到流求這個會生金蛋的母雞,雖然會礙於情麵給他些許,但絕對會少許多。再說了,流求公司源自戰力強悍的霹靂軍,出兵不僅意味著與霹靂軍交惡,也並沒有多大的勝算。畢竟他得到的消息是,趙氏皇族與蒲擇之組織登島的可是兩萬人,戰力不在沿海製置司水軍之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