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移民潮起(1 / 2)

台北,雞籠港。在距離碼頭隻有半裡路的一幢五層大樓前,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這些人中,隻有少數人來辦事的,大部分是來看稀罕的。他們眼中的稀罕之物便是眼前這座磚混結構的樓房。流求遍地是森林,加之水泥產量有限,除了堡壘與塔樓等軍事建築外,極少用水泥來造民用的房子。這座大樓是台北建築的第三幢磚混民用大樓——第一幢是孔子學院,第二幢是醫院。

這第三幢大樓的使用方是流求銀行。流求經濟以商貿為主,工農業並重,資金往來十分頻繁。金融是經濟的命脈,為了促進流通,增加交易的便捷性,同時也為了防止金融命脈被控製,流求公司決定成立流求銀行,同大宋一樣實行金、銀本位製度。由於存放著大量金銀及往來票據賬本,出於防火和防盜的需求,餘柱等公司高層決定修建磚混大樓供流求銀行作辦公用。

銀行初創之際業務並不多,房間閒置了不少,流求公司不少部門也搬來此樓辦公,其中便包括新成立不久的流求人口部。經過不遺餘力的招俫流民,眼下大小流求已有人口百餘萬。從數量來說,已經遠超東南沿海開發更早的瓊州島。從增量來看更是十分迅猛,用日新月異已不能形容。要知道,眼下霹靂軍在巴蜀的控製區,也不過二百餘萬人。

隻不過,百餘萬的人口對流求來說還是太少。不僅甘蔗和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人口,工廠、礦山、造船及修橋築路也急需更多的勞力。按照規劃,台北至台南道路以西的平原地帶,將會把伐掉叢林,興建更多的城鎮和屯墾點,以開出更多的稻田、甘蔗田、橡膠林,並配套建設基礎設施。這些都需要巨量的人口。

除此之外,拓展海外事業也需要大量的人財物。財力的問題雖然緊要,但餘柱等流求公司的高層並不太擔心。憑借著遼東、高麗、倭國和南洋這一南一北方兩條貿易線路,加上流求的產出,倒也能支撐下去。但人口不足卻是個麻煩。建設一係列補給據點需要大量的勞力,而開發新大陸需要的人手更多——船員、士兵、商人、官員和工匠。

據概算,前往新大陸航線上的一係列補給據點需要五萬人,前期開發新大陸需要二十萬人,南洋商貿和開發也需要十萬人。歐陽軒在給流求高層的信函中明確要求,流求要在三年內實行深度開發。按照這個要求,島上至少需要二百萬人,還缺口一百萬人。鑒於人口問題如此迫切,流求高層商議決定成立人口部,由夏大根兼領。

眼下要吸引人口困難重重。大宋東南沿海一帶貧民大規模遷移,讓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了緩解,引發了勞動力價格上漲,引起了不少士紳和官員階層的不滿。他們都擁有大量土地,還有不少人有手工作坊,當然希望勞動力越多越便宜。為此他們不少人向地方官施壓,甚至向朝廷請命,要求阻止人口外流。

人口是統治的基礎,各級官員再昏庸也明白這個道理。臨安的嚴令之下,各級官員也不敢明目張膽收受流求公司的賄賂,這使得大宋境內招俫流民的數量大幅減少。長江以北的官府管製雖弱,但兩淮沿海久經戰火,本身人口數量不多,招不了多少人;東南沿海雖然人口稠密,但官紳和地主勢力強大,動靜稍動便引來阻擋乾涉,難以將人帶到流求。加之有沿海製置司水軍的巡邏,故從大宋沿海前往流求的人口少了一半以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