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軒讓遠在大理城的第一師前往建昌府,而沒有從距離更近的善闡城派兵,是因為當下善闡城除了總參直屬團外,已經無兵可派了。就在幾日前,楊邦憲和昝萬壽按其命令,分彆率軍向南了。播州師前往大理東南方向的交趾。歐陽軒告訴楊邦憲,如果段實歸降,則與其合兵一處奪取出海口,如果不歸降則將其剿滅。昝萬壽率第三師前往的是大理西南邊境,任務是防止蒲甘王國的入侵。
早在被蒙軍征服之前,大理國便與南方蒲甘這個新興崛起的軍事強國,因領土問題發生多次衝突。武德充沛的蒙軍占領大理之後,蒲甘並未畏懼甚至反而屢次挑起衝突,但皆被兀良合台率軍痛揍。賽赤典主政之後,他們又開始頻繁進犯大理,並在邊境屯積重兵。正是因為他們牽製,霹靂軍奪取東川之後,賽赤典才沒有發兵報複。大理國發生的劇變,已經引起了這個南方強鄰的反應。眼下他們見大理國內大亂,便集結了大軍準備趁虛而入。
之所以調第三師前去應對蒲甘,而不是播州師或第一師,是因為後兩者要麼是輕步兵,要麼是並沒有帶來重型火炮。霹靂軍在之前的戰爭準備中,將寶貴的運力投入到了後勤物資特彆是彈藥運送上。為了保證彈藥運輸,甚至連第一師的重炮都存放在了敘州。沒有重炮的霹靂軍,與配備重炮的霹靂軍,在火力投送能力差距極大,戰鬥力完全不是一個層級。
大理戰役出乎異常的順利,使得倉儲的大量後勤物資沒有消耗多少。霹靂軍已經控製了大理各郡縣府庫,可以就地籌措糧食、布匹等物資。眼下隻需從巴蜀運來武器零件、彈藥和醫藥物資等後勤物資,這使得運力又有了富餘。在善闡之戰結束之,歐陽軒便下令將第一師的重型火炮全運來大理。隻不過路途遙遠的原因,這些笨重的武器運到善闡城,至少是二個月之後的事了。“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歐陽軒雖然並不認為蒲甘軍隊能戰勝沒有重火炮的第一師,但小心謹慎總不是壞事,讓第三師前去是最穩妥的安排。
從內心深處講,歐陽軒不願意與蒲甘王國發生戰爭,至少不是當下發生戰爭。雖然霹靂軍對蒲甘的戰爭將是一邊倒,而不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但戰爭畢竟是消耗錢財人力的行為。“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對以火器為主要戰力的霹靂軍來說,更是如此。聯席會議之前已經決定,奪得大理之後要將巴蜀治理模式全盤複製。先不說興辦學校醫院、推廣科技需要大量的錢財,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更是燒錢的行為。即便大理礦產豐富,也需要大量投入,才能開發出來。
“戰爭服務於政治目標”。當下霹靂軍首要的政治目標並不是開疆拓土,而是獲得出海口,實現巴蜀、大理與流求的直接聯係。蒲甘有出海口,也有通向海邊的大河,但其與大理接壤的地方多崇山峻嶺,要拓寬一條成熟的道路需要數年時間,通行的成本也高。歐陽軒行事注重可持續性,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選擇蒲甘作為出海通道。
在當前的出海口選項中,除了蒲甘方向之外,霹靂軍還有幾個選項,第一是從廣南西路前往欽、廉州,也可以通過盤江順流而下到廣州,但會遭到南宋官方的阻撓和刁難。第二是是從大理南部蘭滄水順流而下,經素可泰之後,經高棉、占城入海,進而與附近的星島聯得聯係。此條線路會受製於他人。第三則是從大理西南方向的元江順水而下交趾,在紅河三角洲平原入海。這條路是最短也是最方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