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殲滅段實的大理軍,陳煚不僅將征伐占城的大軍調回,也大規模征調其餘地方的駐軍精銳。這使得全國有戰力的軍隊基本都集中到了升龍城,大部分的州縣隻剩下幾百老弱殘兵。誰料到傾國的大軍雲集,不僅沒有消滅大理軍,反倒被遠道而來的霹靂軍一網打儘。拿下升龍城之後,廖泥鰍便率艦隊前往了星島。在星島進行補給後,他將率艦隊穿過滿加剌海峽,前往天竺近海的錫蘭。齊亞德敗退之後,便以錫蘭島為據點,頻頻襲擾南洋各地。
廖泥鰍一走,管理交趾的重任就落到了楊邦憲一人肩上。少年心性的他並不想做政務官,隻想做一名將軍。隻不過歐陽軒下達的命令是拿下並穩定交趾的局勢,他隻能老老實實照做。歐陽軒雖然是其姐夫,更是霹靂軍首腦,他根本不敢抗命。更重要的是歐陽軒的這個命令並無不妥之處,他也不敢在姐姐楊嫣麵前訴苦,更不敢在父親楊文麵前抱怨。如果這樣做,下場隻會是被楊嫣擰耳朵,被楊文責罵。畢竟在兩人的眼中,作為播州的世子,處理政務的能力甚至比帶兵打仗更重要。
交趾官方本就說漢語用漢文,在百姓看來交趾並不是被異族占領,而是重歸漢地政權,乃是故土新歸。在重建治理的過程中,那些投降的文官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們的出謀劃策下,楊邦憲派了士兵護送那些投降的交趾官員前去接管州縣,又詔諭各地百姓安心生產,使得到交趾的局勢很快便得到了穩定。交趾共有一百餘個州縣,到九月底時已有九十餘個州縣歸附了霹靂軍,隻有與占城接壤的十餘個州縣不肯歸附。據情報人員稱,這些州縣不肯歸附的原因是太子陳晃逃到了該地,並自立為帝。
楊邦憲並沒有派兵前去剿滅陳晃,一方麵是因為路途遙遠難行。交趾與占城交界之地瀕海靠山,播州大軍一到,陳晃肯定會繼續逃竄。如果其逃到海上或躲到山區,短時間難以將其消滅。不如待廖泥鰍騰出手來,進行海陸聯合作戰,讓其逃無可逃,一舉將其殲滅。另一方麵,相比手中的三件大事,陳晃那幾千兵馬隻是疥癬之癬。升龍城和拱衛其的小城,在戰事中隻受到輕微破壞,隻需要簡單維修並配上火炮便可確保其安全無虞,根本不怕陳晃前來偷襲。
雖然有幕僚和交趾文官協助,但歐陽軒交待的這三件大事仍讓初理政務的楊邦憲焦頭爛額。這第一件事便是在升龍城修建碼頭、造船廠,並完善與大理的水上和陸路交通。船隻雖然可以通過紅水河前往大理,但越往上走水道便越窄,不少地方需要開挖清淤甚至爆破河中礁石。至於通往大理的陸路雖然寬度尚可且不危險,但一下雨便十分難行,需要鋪上石板或碎石。此外,不管水路還是陸路,沿線均要建立堡壘、驛站和貨物倉庫。
第二件事便是處理陳氏王室的人員。歐陽軒明確要求將王室直係數百人遷到巴蜀,但對旁支及頑固派的大臣和將領的家人並沒有明確的指示。這些人數量達數千,如果留在交趾將會是不穩定因素,但也不能一殺了之,唯有的辦法便是儘快遷到彆處。楊邦憲思量再三,決定將這些人分彆遷往大理、流求、濟州島和瓊州島南部,這些地方都急需要人口。在得到了歐陽軒肯定的回複之後,這些人很快便被遷往了上述地方。
第三件事則是大規模建造學校、醫院及連接重要城市的道路等基礎設施,為下一步複製霹靂軍在巴蜀的治理模製打下基礎。升龍城的六萬守軍,在戰事中死傷了近萬人,其餘五萬人都做了俘虜。按照霹靂軍的一貫的政策,起義投誠的留用,罪大惡極的處死,輕罪的服刑。楊邦憲從俘虜中遴選了一萬人,成立交趾守備軍,協助播州軍守衛城池,又將五千重罪犯派去挖礦,剩下的則全部就地服刑,與俘獲的戰象一道,建設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