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神仙日子啊!”一個悠長的飽嗝後,楊三心滿意足地舔了舔嘴唇,摸著微脹的肚皮感歎道。楊三本是大邑城中貧民,雖然年輕力壯卻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在曹二狗拿下大邑後,果斷投了霹靂軍以求有口飯吃。他先是在橫原鎮建築工地上呆了幾天,隨後便被派到無根山區開荒種田。剿滅水匪後,霹靂軍將被俘的水匪及家屬經甄彆後,有罪的送往礦洞服苦役,無罪則打散分到山中各寨安置。空出來的花果山營地,則全部安置了大邑來的貧民。
楊三不是懶人,窮困潦倒並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因為無房無業又備受官府和地方豪強的欺壓。他在開荒種地中從不惜力氣,每日起早貪黑不說,還專搶著重活累活乾,所在的春耕小組多次被黃大根表揚。霹靂軍為了充分發揮團體協作力量,將所有的墾荒人員分成十人一組,實行勞動競賽製。每組實行平民和士兵混合編組——士兵隻在播種和收獲季節臨時參加,莊稼日常管理則由平民負責。按歐陽軒的命令,為保證春耕人員的體力,除了糧食管飽外還提供了部分肉食。這些肉食有魚乾、有野味,還有馬肉,甚至還有極受歡迎的肥豬肉。每日到了就餐時間,熱氣騰騰又噴香撲鼻的肉湯便是一天饑餓疲憊之後最好的慰藉,當然能吃到多少肉食全看本事——勞動量。因為按照勞動競賽的規定,每組勞動成果跟能分到肉湯多少掛鉤,當日勞動成果大的分到的肉湯自然就多,勞動成果排在最後則隻有看彆人吃肉,自己默默吞口水。
眾人都誇楊三積極肯乾,卻不知他的心中也有小九九,即多乾活能多吃肉——楊三怕餓肚子卻不怕吃苦耐勞。在投奔霹靂軍之前他常常餓得兩眼發花,如今能吃飽不說還有機會吃上肉,哪裡還會省力氣?當然除了下力氣外,楊三還極善動腦子,開工僅兩天時間他便結合本組人員情況將定界、燒荒、平整、起壟、播種等春耕流程進行了優化,並向組長作了建議。楊三的建議不僅讓工作效率提高了許多,耕種的質量也遙遙領先其他組,這獲得了技術組的高度誇讚,並被命名為“楊三耕作法”普及推廣到各屯墾點。在屯墾熱火朝天開展的同時,歐陽軒還派出了擅長種莊稼的老農和教育院農技人員組成的技術組,既開展巡回技術指導,也增加教育院農技人員實踐能力。
此次霹靂軍春耕播種的重點有兩個部分,首要的便是無根山區。黃大根帶到無根山屯田的,除了麾下水軍的三個連和教導連外還有六百名平民。因為春播時間緊怕誤農時,也怕蒙古人的突襲騷擾,歐陽軒命各屯田點必須在二十日內完成任務。完成播種後,霹靂軍將會把人力重點投入到橫原堡的修築上。負責無根山屯田點的黃大根在與無根山民協商後,決定直接在休耕地播種。無根山民耕種采用的是休二種一的輪作模式,即燒荒開出的土地耕種一年後便休耕兩年,第二、三年再找新地塊燒荒,第四年再耕種第一年的地塊,如此循環三年一輪。這種產出模式需要土地數量多,但能保證土地肥力,保證了肥力就保證了糧食產量。黃大根當然知道在休耕地上種莊稼會影響土地今後肥力,但當前急需糧食隻能采取這種權宜之計。隻要熬過今年,按軒哥兒的規劃,以後將主要到稻麥兩熟的平原上耕種,不會再用這種竭澤而漁的辦法了。
春耕播種的第二個重點便是以橫原堡為中心,在東至永康城西至大邑城的山前平原地帶,建立數個距橫原堡二十裡內的屯墾點,所開墾的耕地都距山邊兩裡路內,擇水源方便的平整土地開荒。之所以選擇在龍門山邊屯田,最主要原因即是防備蒙古騎兵——當發現敵襲時可以迅速逃到山上躲藏,而種植管護人員的窩棚便搭在山上。隻要蒙古人敢追到山上的密林中,霹靂軍火器和陷阱定會教他們做人。蒙古人強悍戰力在於騎射,如果下馬在山地密林中作戰,不僅霹靂軍士兵有一戰之力,就連拿著糞叉子的農民,也可以憑借人多勢眾將之打退。當然為了防備蒙古人,各個屯墾點還在農田周圍挖了大量的陷馬坑和縱橫交錯的溝渠,這些溝渠不僅用於防止莊稼在雨季被水淹沒,也可以用來遲滯蒙古騎兵。
就在霹靂軍忙於春耕屯田之時,崇慶府派出的信使又來橫原鎮了。信使雖然態度謙卑客氣,實際上卻是暗含威脅。他先是洋洋灑灑將成都城的戰況描述了一番,說蒲擇之率軍已攻入城中與蒙軍激戰,並在巷戰中斬殺了敵酋阿答胡,不日將攻克成都雲雲,這當中自然是少不了將潘統製吹棒得英勇神武。說罷戰況,使者又說潘統製不忍歐陽軒錯過這滔天功勞,當下命他來為永康縣送來機會,以期歐陽軒立下不世之功。歐陽軒那裡肯信這鬼話,知道潘統製肯定不會有如此好心,卻不知道他打什麼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