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蠶豆除了提供牲畜飼料外,最重要的原因則是讓水稻有最佳生長期。由於稻子需要3月底就要下種,而麥子在的5月份才能收割。這兩種最重要糧食在種植時間存在著重疊。提前收割蠶豆,實施稻穀兩段種植法,便是解決這個難題的完美手段。即在提前收割蠶豆田中播上稻種,待小麥收割後再將稻秧苗移植過去。至於山區種植的高梁、大豆、小麥等旱作物中除了供人食用外,高梁還可以用來釀造酒精,這可是重要化工和醫用材料。
“民以食為天”,這霹靂軍的高層要麼是原征糧隊的成員,要麼是農民出身,自然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打仗就是打後勤,而後勤最重要的物資便是糧食,故為了準備夏收這一最重要的工作,霹靂軍專門召開了軍政聯席會議進行了討論和準備。與平時簡短不同,此次會議時間很長,但商定的其實隻有兩項內容:一是組織人手和工具,二是保護勞動成果,防止蒙軍前來搶糧。
按照慣例收獲季節除了兵工廠和守衛部隊外,霹靂軍治下全部人員都要參與勞動。霹靂軍高層更是身先士卒,除了年齡較大的魯德之和殘疾的李爽之外,連歐陽軒也要參加夏收。此次夏收與以往不同,不僅要收糧而且要栽插水稻秧苗,還要將河邊和低窪處的物資搬到高處,任務十分繁重。對於新增的搬運任務,歐陽軒說得含糊其辭,隻說預防夏季的大洪水。
加快收割、晾曬等勞動工具和糧倉的準備,這些都是小事。將所有的廠礦、商業及士兵分配到各屯墾點幫助夏收,也不是什麼複雜事。讓李爽頭痛的是騾馬的分配問題。現在霹靂軍各部隊已有三千多匹戰馬和騾驢,按照軍政聯席會議的決定,軍隊係統隻保留兩千匹,其餘的將分配到工廠、礦山等生產部門。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馬匹多並不意味著戰鬥力強,因為馬術不是一天能練習出來。軍隊不是生產部門,過多地占用會造成畜力浪費,擠壓經濟的發展。這些揀選下來馬和騾驢都是各行業急需的,自然都想多分配一些,這讓李爽極是為難。
近段時間蒙軍屢吃霹靂軍的大虧,按其睚眥必報的習性必然不可能善罷甘休。而且由於蒙軍一味燒殺搶掠和橫征暴斂,成都蒙軍占領區內人口逃亡嚴重,莊稼不僅麵積少長勢也不好,劉黑馬極有可能會來搶糧。新津城水軍實力強大,蒙軍根本不敢北上或渡河,而長秋山區一係列堡寨已經完工,蒙軍要穿越這片丘陵再渡過蒲江河進攻霹靂軍腹地,顯然不現實,蒙軍最有可能來犯的方向仍然是東麵的灌口寨至江源城一線。故軍政會議決定,將野戰旅調回崇慶府駐防以備蒙軍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