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河上的一個小鎮上了岸後,楊嫣兄妹便帶了兩百人的衛隊先行前往播州,王有福和杜大全則帶著隨行人員和商隊則在前來接應的播州軍護衛下緩行,因為這裡山路實在不利於大隊人馬行動。陸路雖然比水路近了數百裡,但貨物需要人背馬馱,加之道路崎嶇,所花時間雖差不多,但運輸成本卻增加不少。所幸此段路為瀘州與播州之間的交通要道,沿途並沒有大股的土匪,道路也在時常維護。但即便如此,楊嫣一行輕裝疾行,也足足花了好幾日才到達播州城,而大隊人馬要到達播州城,則是半個月之後的事了。
一年不見播州城著實繁華了不少,不僅來往的人流比之前密集,商販的叫賣聲也大了許多,乞丐也少了不少,甚至還新造了不少房屋,城中的孔子學院也傳來朗朗讀書聲。這景象雖然仍遠不得崇慶府、嘉定府和邛州繁華,但也比沿途州縣繁榮了不少,這讓楊嫣兄妹不無感慨。在城中的彆院休息了一日之後,楊嫣兄妹繼續前往五十裡外的海龍屯。時值寒風吹拂的時節,沿途的百姓仍冒著霜雪在田地中勞作,臉上並沒無愁苦之色,也沒有常見的菜色,反倒是帶著些許歡欣。對此海龍屯前來迎接的管事稱,霹靂軍派來的農技術根據光熱條件,在去年嘗試種了冬小麥並獲得了豐收,使得糧食由一年一熟變成了一年二熟。眼下百姓正在鋤草施肥,以期明年夏收獲得好收成。
父女三人相見,自然又是一番噓唏。楊文見兄妹兩人精神奕奕身體康健心中大慰,又聽聞楊嫣已有身孕更是喜上眉梢。在他看來,霹靂軍與歐陽軒便是一體的,自己的外孫以後當然也是霹靂軍之主。更讓他高興的是這一年的曆練讓楊邦憲從稚氣未脫的半大小子,變成了一個沉穩冷靜領導者,眉宇間還帶著一絲殺伐果決的英武,談吐見識和思維層次也有了極大提升,更是十分欣慰。“創業難,守業更難”,楊氏原本就人丁單薄,繼承人的選擇並無多大餘地,當下見楊邦憲隱隱已有未來家主的模樣,這讓楊文如何不歡喜?
得益於石灰和水泥的大規模燒製,海龍屯的建造不僅省去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且速度也大大加快,除了防禦力增強不少外,也營建了不少房屋倉庫。從規模來看,海龍屯已比許多縣城麵積還大,稱之為海龍城並不為過,故楊嫣這個建議一提出,便被楊文采納了。霹靂軍的技術人員除了幫助海龍城的建設之外,也推動了周邊的工礦業發展。當下僅播州境內便有十七個石灰礦、九個煤礦和六個鐵礦,另有若乾小規模的銀、鉛鋅、銅和金礦,也配套建設了煉鐵廠、鑄造廠和水泥廠,隻不過規模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