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綿水之戰(1 / 2)

思量再三,楊文安決定固守待援。他的家族世代皆為大宋軍將,屬於將門世家。其叔父楊大淵帶領族人獻城降蒙,除了朝廷腐敗和保全家族的原因之外,更是因為畏懼蒙古人的威勢,乃是慕強心理。在楊文安看來,蒙軍的騎射天下無敵,即便是霹靂軍也不能抗衡。此次自己被圍,乃是蒙軍麻痹大意,中了聲東擊西之計。隻要蒙軍騎兵回援,霹靂軍自然會退去。

幸好前幾日,附近的州縣剛送來一批新收的秋糧,足夠三千人食用兩個月。隻要堅守一段時間,待蒙軍回援,必能裡外合擊,一舉擊破霹靂軍。想到這裡,楊文安心中又重新燃起來了希望的小火苗,當即下令繼續構築土木工事,以防止霹靂軍炮擊。

龜縮防守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實質上是光挨打不還手。楊文安隻能祈求援兵快點到來,祈求霹靂軍彈藥不多,不夠用。他知道,自己根本無力阻止霹靂軍架設浮橋,也無法阻止霹靂軍推進到營壘附近構築火炮陣地。

正如楊文安所料,霹靂軍的火炮陣地將新附軍的營地三麵圍了起來,並分彆由兩個步兵旅和師部旅保護。為了防止敵人突襲,黃大安命令在火炮陣地周圍築了土牆和壕溝,又撒布了三角釘,埋設了不少地雷。做好防禦之後,他才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與楊文安期望的相反,黃大根此次帶來的彈藥十分充足,這些來自彭州兵工廠的彈藥可以走水路運到前線,補給十分方便。在充足的彈藥保障之下,要將新附軍營壘轟得稀巴爛也是容易。隻不過黃大根並不打算這麼做,一方麵是因為彈藥十分昂貴,而且炮管發射次數過多的話,也會因磨損過度和金屬疲勞而報廢。彭州兵工廠的炮管和彈藥的工藝製程,比其他工廠更加先進,費用自然更昂貴。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並不是胡咧咧。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軒哥兒常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黃大根看來,楊文安部的新附軍戰力不強,根本不值得浪費彈藥。在外界看來,霹靂軍之所以屢屢獲勝,皆因為火炮,缺了火炮的霹靂軍啥也不是。黃大根便要用此戰證明,即便少了火炮的支持,霹靂軍仍然是一支強軍。

實際上,霹靂軍火器犀利不假,但單兵作戰能力也不弱,隻不過火器的光芒實在太耀眼,壓過士兵們的英勇表現。從武器方麵來說,霹靂軍裝備的長矛、刀劍等武器,鋼鐵質量比蒙軍的高了一大截,這在肉搏戰頗占優勢。從訓練方麵來說,霹靂軍平日是按魏武卒的標準進行實戰訓練。由於訓練強度極大,對糧食的消耗也極大。隻不過霹靂軍據有川西膏肥之地,又極其重視農業生產,在各種消耗之下仍有大量存糧,甚至還能偶爾供應肉食。

反觀蒙軍,除了蒙古騎兵衣食無憂,蒙古漢軍能吃飽穿暖外,處於最底層的新附軍平時隻能勉強裹腹,隻有戰時才能吃飽飯。缺乏糧食不僅導致楊文安部訓練不足,也導致士兵的長期營養不良。兩相比較之下,霹靂軍士兵不管是體力還是武技上均遠勝新附軍士兵。

更重要的霹靂軍戰鬥意誌極強。歐陽軒極為重視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連以上的設立了政治副職,負責日常對士兵進行忠誠愛民教育,讓士兵明白“為何而戰”,這大大增強了士兵的作戰意誌。霹靂軍士兵報名成為敢死隊員,往往都是因為理想信念,自願承擔最危險甚至有死無生的軍事行動。反觀蒙軍和宋軍的死士,要麼是將帥的親兵,要麼是受升官發財的誘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