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資做事情向來都是兢兢業業,雖然說沒有奇思妙想,但是隻要規矩力好,他就會嚴格執行,讓他前往遼東擔任布政使,我認為是一個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等他說完之後朱允熥長出了一口氣。
“要是這樣的話,遼東那邊的人也可以撤回來了,報業總局那邊也應該換個人執掌,另外戶部這邊下半年還會有多少稅銀的收入?”
考慮片刻之後,夏原吉這才說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能夠收入三百萬兩。”
朱允熥眯著考慮了一下,然後這才說道。
“那你預留出來一百萬兩,隨後在京城選一處地方建立進修院,今後凡是科舉出來的學子,先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然後進入進修院。考核合格之後才能夠授予官職,今後這要定為常例,而且規模要大一點,而且要分門彆類,文武官員都要有!”
夏原吉聽到這話瞪大了眼睛,他有些不解。
“陛下為什麼要再建一座進修院呢?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入翰林院三年還要再進入進修院,如此一來恐怕對於朝廷而言不是什麼好事啊。一旦地方上出現任職空缺,那麼就沒有官員及時補上,很有可能會因此耽誤國事!”
朱允熥則指輕輕擺了擺手說道。
“這個進修院時間並不長,一般來說最多一年就成,主要就是傳授他們一些為官之道,另外就是讓巡查院那邊給他們上上課,長長記性。而且每年出來那麼多學子,很多人挖空心思都在等機會,用手段找門路,既然這樣,還不如讓他們進入進修院!”
他這麼一說,夏原吉有些聽不明白。
“陛下的意思是說這進修院不光是有授課的作用,而且還要再養上一批人?”
朝廷現在收入的確是節節攀升,可是麵前這位皇帝太能花錢了,好不容易把紙鈔兌換這個大窟窿給填上,現在皇帝已經迫不及待再開始考慮這些錢怎麼花了。
朱允熥笑了一下,猜到了他的心思,直接說道。
“不要怕花錢這個時候必須把基礎給打牢了,將來才能夠良性循環,如果朝廷不出麵做這件事情,那麼大明說不定也會出現牛李黨爭的局麵。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所以要防微杜漸才是,有了這個進修院就是要讓這些讀書人清楚,他們靠自己的本事也能夠博個出路。”
說到這裡,他的語氣變得低沉起來,用手輕輕拍打著書案說道。
“一時沒有合適的職位,朝廷也不可能讓他們全部堆在翰林院,那可不是什麼好地方,讀書讀多了,難免讓不少人失去了銳氣。既然他們就是來當官的,那還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當個好官,這對於朝廷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遇到合適的職位,他們就可以直接走馬上任。”
他的打算很簡單,就是為國儲才,像是之前那種方式,一個蘿卜一個坑,基本上都是依靠私人關係,這樣的局麵必須被打破。
要不然的話,緊急的時候無人可用,那問題就嚴重了,現在花上一筆小錢把這些人養著,必要的時候,說不定其中還有能力卓絕之人能夠站出來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