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商量一番,就把這件事情給定了下來,而朱高煦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命運在此時已經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朱允熥剛剛趕到金陵,朱有爋便主動上書,說自己的大哥對朝廷多有怨言,並且認為自己身為晉王,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並且時常因此而打罵下人,傷及人命。
這些事情不出來也就沒什麼事,一旦被爆出來,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情了,可大可小,朱允熥看過奏折之後,苦笑一生對朱棣說道。
“現在都已經按捺不住了,我這才剛到金陵,他們就迫不及待,四叔這邊也遞個折子吧!”
朱棣聽完之後輕輕點了點頭,然後他想了一下之後提醒道。
“這事情恐怕還有一些官員參與其中,如果沒有這些官員在背後支持,想必他們也沒有這麼大的本事。目的很明顯,還是想要在金陵鬨出一些動靜,將我給支走!”
朱允熥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朱棣坐鎮金陵自然也是眼睛裡麵不容沙子,這些年處置的貪汙腐敗官員也有數百人,對於穩定當地起了莫大的作用。
如果這時候朱棣離開金陵的話,換一個人來未必會有這麼強硬的手段,一旦要是跟當地的官員同流合汙,那麼南方的稅收恐怕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
想到了這裡朱允熥臉上露出一抹冷笑來。
“看起來這些人是想要從朝廷的口袋裡麵掏銀子,既然他們有這個膽子,那我就要看一看到了最後他們會是個什麼下場?”
說到這裡他想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既然這樣,那咱們就演個雙簧,等四叔你這邊褶子上來,我會下旨訓斥。隨後我會直接前往小琉球,趁這段時間四叔也就放放水,然後下麵的這些官員感覺有機可乘,等到他們這邊做好準備,那也就到收網之時了!”
朱棣聽到這話重重的一點頭,這主意想都不想,他便冒了出來,顯然這位皇帝對於這種事情已經是輕車熟路,這讓他的心中有些凜然。
這才過去幾年,朱允熥已經成長到這種地步,隱隱約約能夠看到朱元璋的影子了,殺伐果決做事情之時必求除惡務儘,看起來這一下南方的官員要遭殃了。
兩人商議一番詳細敲定此事,朱允熥在金陵這邊待了有半個月,然後直接起行前往福建。
福建布政使吳福率領眾官員前來迎接,朱允熥用了將近半月時間遊走各地,見休息之時當麵開口說道。
“都說福建子弟七山二水一分田,你身為當地的布政使,將福建治理的還不錯,不過這還不足,不少地方的百姓日子過得還有些艱難!按道理來說,現在海貿正興,福建這片地方得天獨厚,雖然說種田不行,不過茶葉這些東西那可是緊俏貨怎麼還會如此貧困?”
吳福聽到這話連忙說道。
“多年以來,福建乃是倭寇進犯的重災區,雖然說這些年太平下來,不過一時之間想要恢複民生還需要下大力氣整治才是!因此每年我們會將相當一部分銀子投入各地興修水利,做好基礎設施,至於茶葉這些東西,多握於大族之手,平民百姓難以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