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港口送彆(1 / 2)

家祖朱元璋 頌史 7627 字 10個月前

當天晚上,朱允熥派人請藍玉過府宴飲。

兩杯酒下肚。

藍玉便直接開口說道:“皇太孫,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朱允熥放下酒杯,一臉正色:“今天入宮的時候,皇爺爺給了我一封聖旨,還有一樣東西。”

說到這裡,他沒有繼續往下說。

不過藍玉也對朱元璋也是有一定了解的,他輕笑一聲:“看起來是陛下想要對我動手了,皇太孫是有些為難了吧?”

而朱允熥輕輕搖了搖頭:“那你就想錯了,還記得之前我跟你說的話嗎?咱們能夠錦衣玉食,靠的就是天下百姓的供養,沒有這些百姓,那就是國將不國!你這次的事情隻是個引子罷了。”

藍玉皺了一下眉頭:“人我也送給官府了,占的田地我也退了,還要我怎麼做?大不了就是把我的爵位給擼了,我回去種地去,這成了吧?”

話語裡麵充滿了不滿。

說完之後,他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看到他這樣子,朱允熥輕輕搖了搖頭:“你要是這麼想的話,那就是心中有怨,會有什麼下場,我就不用多說了吧?而且你不要忘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爺爺要是不相信你,那就會派彆人傳旨,而不是讓我代勞了!”

藍玉品出了這話裡麵的味道,皺了一下眉頭:“皇太孫不要打啞謎了,有話直說,我照辦就是。”

看他服了軟,朱允熥這才繼續說道:“你做了之前那些已經差不多了,不過還差點意思,按照朝廷的規矩,清點你的土地,多餘的便退出,還有家中人口也是一樣,並且需要主動做!”

這話聽的藍玉眉頭皺的更深:“皇太孫,這柿子不能光撿軟的捏吧?可這現在光對我一個人下手,其他人又該怎麼算?我知道這事情是正事,可是這臉我丟不起啊!”

說到這裡,他語氣之中充滿抱怨:“不過就是一個禦史登了門,就讓我大動乾戈,那以後傳出去,誰還會拿我藍玉當回事?”

朱允熥輕輕敲了敲桌子:“這樣的氣話說說也就行了,你也不想想,誰敢小看你?而且你等著看吧,皇爺爺是要做大事的,可並不是光針對你一個人!要是你對皇爺爺有異心,覺得自己功勞很大,想做什麼都成,那就當我沒說。”

等他把話說完,藍玉歎了一口氣,將杯中酒一口喝儘:“真不如在戰場上呆著,要比這痛快自在多了,行,我知道!回去就乾。”

聞聽此言,朱允熥笑眯眯的說道:“想打仗?簡單!北邊的元朝殘部還在呢,你想要征戰草原,那就需要給一眾權貴做出一個表率,讓皇爺爺放心,這道理不用我教了吧?”

藍玉一聽,笑了起來,不過隨後有些狐疑:“如今邊關的大軍都已經撤回,怎麼沒有聽說要北征?”

朱允熥並沒有把話說明白,而是指點道:“如今的情況不同了,要北征,但藩王不能輕動。”

響鼓不用重錘,一句話藍玉就聽懂了。

朱允熥這個皇太孫的位置已確定,肯定很多藩王心中不滿,倒並不是說對他的身份有什麼疑問。

而是不同的人,對於儲君的接替人選,有自己的見解。

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要進行北征,至少燕王是沒有可能掌控大局了。

這也同時說明了一點,如今朝堂的局勢算是暗流湧動,朱元璋在布局!

布的什麼局,不言而喻。

藍玉心中頓時火熱起來,目光灼灼的看向朱允熥:“皇太孫放心吧,你說什麼我就做什麼,絕對不會壞你的大事。”

而朱允熥心中則是苦笑一聲,這話說的不止一次了。

可是藍玉就是這樣的人,性子直而且傲氣十足,道理能聽得進去,但是一碰到事,整個人就炸了。

要是把控不好,肯定要出事的,看起來將來自己要更加小心才是。

朱允熥思前想後,心中便有了計較。

他身為皇太孫,自然有自己的皇莊,藍玉那麼多乾兒子以及家丁,多是他將領的部下或者是傷殘士兵。

總要找個地方安置,於是他便把這些人接到自己的皇莊之中。

法子之前已經有了,現在不過就是照葫蘆畫瓢。

不過這事情總要有人管才行,他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後來有大明第一才子之稱的解縉。

這家夥的確有點冤。

他替郎中王國用起草了一份論韓國公冤事狀。

結果人家王國用官做的好好的,朱元璋直接把氣撒到他的身上,原因很簡單,他是始作俑者。

結果丟官去職。

自己現在入住東宮,自然也需要相應的人手。

隻是那麼多的名人不知道在哪裡,倒是這個解縉已經嶄露頭角。

當然是不能錯過。

不過這性子還要磨一磨,管理這些百姓接接地氣也是好的。

想到就做。

朱允熥親自前往拜訪。

炊煙嫋嫋,青山掩映。

還沒有走到解縉的住處,便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傳來。

“人之初,性本善……”

讀的是三字經,顯然是啟蒙用的。

朱允熥走到了窗口朝內眺望,便見到一個青衣讀書人,右手拿書,左手持著酒壺,抿一口酒,同時伴隨著腦袋的左搖右晃,享受其中。

看的朱允熥心中有些好笑,重重地咳嗽一聲。

聽到動靜。

解縉扭頭看了過來,見到來人不認識,不由得怒道:“你是何人?沒看到我正在育人子弟,無故打擾,真是無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