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到這裡,寧王皺了一下眉頭:“先不說彆的,這海上通商的確大有可為,但是父皇他老人家能同意嗎?”
朱允熥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這才說道:“隻要於國有利,皇爺爺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隻不過如今朝廷財政吃緊,修建港口這一大筆錢,恐怕朝廷一時之間拿不出來。”
寧王這時聞弦音而知雅意,當下便拍胸脯說道:“那好說,如今朝廷撥付過來修建王府的銀子,暫時先頂上,不過這也有些不夠啊,殿下是不是還有彆的法子?”
朱允熥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指點道:“朵顏三衛現在想要的是通商,既然如此,他們也要出份力才是,王叔既可以趁這件事情得他們的人情,同時還能夠用他們的銀子辦正事,隻要操作得當,然後報於朝廷,皇爺爺必定對王叔刮目相看!”
這番話聽的寧王連連點頭:“當真是個好主意!”
果然不管什麼時候,利益才是凝聚各種勢力的最佳方式。
寧王回去之後把朵顏三衛的幾個頭麵人物都找了過來,先是道儘了自己為這件事情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然後便提出拿銀子出來修建港口開辟商路,並且拍胸脯保證。
隻要他們誠意足夠這件事情,百分之百能夠做得成。
這時候的朵顏三衛都準備鬨出點動靜來了,一聽說還有這樣的事情,私下一商量,當下便同意下來。
原因很簡單,打仗就要花錢,而且是如流水一般,如果不用打仗,那自然是好事。
更重要的就是,他們如今跟草原人之間已經搭上了線上路已經通了。
如今是沒有貨物,港口將來一建成,那豈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當是為將來投資了。
而朱允熥趁著這段時間前往重災區走了一遍。
樓英帶的一群人,及時發現問題,控製了有可能的疫情爆發。
這讓那些百姓們感恩戴德。
要知道,自古以來隻要發水,爆發瘟疫都是常有的事,可是這一次偏偏與往日不同,雖然不少地方都受了災,但是沒有一地爆發疫情。
這些樸實的百姓,都把功德算到了朱允熥這位皇太孫的頭上。
一時之間朱允熥在民間的聲望,如日中天!
皇宮。
朱元璋拿著手中的奏折,臉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允熥這次做的當真不錯,就算是咱去賑災也不外如是!”
說到這裡,他又拿起另外一封奏折。
這是剛剛從遼東八百裡加急送到京城來的。
看完之後,朱元璋臉上露出一抹古怪之色,自言自語道:“這法子不像是老十七能夠想出來的,允熥這眼光的確看得不近啊!”
說到這裡,朱元璋無聲的一笑:“朱家虎子初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