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之所以一點消息都不放出去,原因就是因為他要的人還沒有到。
差不多等了半個月,解縉才帶著王純返回京城。
這王純年約五十多歲,相貌堂堂目光如刀,一看就是那種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見麵之後他拱手行禮,然後直接開口發問。
“殿下想要經營著官辦商會,不知是用來乾什麼的?”
朱允熥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不由得看向了解縉,心中想到,難道是他沒有把話給說清楚?
就見到解縉一臉無奈的輕輕搖頭,朱允熥頓時心中有所明悟,看起來不是這個王純沒有聽明白,而是他要親自問一問才會放心,於是便嗬嗬一笑,開口說道。
“這官辦商會雖然說是商會,但實際上不隻是商會那麼簡單,比如說太平時節商會可以為朝廷斂財,同時也要儲備重要的物資。比如說糧食不批這些東西一旦地方上受災,朝廷可以直接調用,也省去了很多麻煩的環節!”
說到這裡他略一停頓,又把昨天跟陳振龍說的話再說一次。
一番話聽下來,王純緩緩起身,拱手說道。
“下官明白殿下的想法了,是想要通過這個商會,來做一些行業規範,從而為大明增加收入,進而約束那些商人!既然如此,那下官願意擔任此職為朝廷效力?”
他說的可是為朝廷效力,而不是為麵前的皇太孫效力,這其中的分彆很大,朱允熥不以為意,隻要這個王純有本事,那他自然可以用,於是當下便說道。
“我還給你找了一個好幫手,此人名為陳振龍,紅薯就是他獻給朝廷的,可以說如果有大功而且心有大誌,希望你二人能夠精誠合作,將這官辦商會給做好!”
王純聽到之後重重的一點頭。
“下官既然答應,自然會竭儘全力而為!”
看起來此人的脾氣也不怎麼好,但是這樣的人最適合坐在這種位置上,要是換那種八麵玲瓏的人,時間長了,誰知道能不能夠鎮得住場子?
於是很快各種類型的官辦商會便被推了出來,比如說礦業商會,冶鐵商會等等,並且朝廷這邊還專門給出來了詳細的解釋。
這些商會職能各有不同,比如說礦業和冶鐵,隻允許商人部分參與,就算是朝廷的官辦商會,也隻參與民事部分,涉及軍事機密的還是歸屬於火器司和工部。
至於像是紡織商會,朝廷主要就是給予普通百姓一條賺錢的路子,因此給出來的待遇相當不錯,也就造成了成本比較高,商品具備的競爭力並不大。
這樣一來,外麵的這些商人們也算是暗鬆了一口氣,這說明朝廷並沒有打算與他們爭奪市場,隻是借用這種方式來惠及平民。
可是這樣一來朝廷的六部官員有些傻眼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真有人會站出來前往官營商會任職,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