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迫不得已(2 / 2)

家祖朱元璋 頌史 3507 字 10個月前

更讓他們想不到的就是官營商會居然還專門開設學堂,招收貧寒子弟入學,為將來楚才,同時還效仿天工院,歡迎讀書人入內學習任職。

這天下簡單的讀書人多了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尤其是貧寒子弟的學子有一條出路,他們就不會放棄,而且官營商會這邊收人的條件還很低,隻要秀在即可。

因此這就讓不少功名無望的讀書人紛紛跑來加入其中,反而讓官營商會的聲勢越來越大。

就在官辦商會設立不久,一場天災悄然而至,整個大明不少地方出現大旱!在這種情況之下,官辦商會組織大批人手運送物資前往災區。

而朝廷這邊的動作明顯有些慢,朱元璋為此還下旨訓斥,如此一來官辦商會,名聲大噪,尤其是在百姓之間,他們認為這官辦商會就是朝廷為他們這些平民百姓排憂解難的。

平時能夠進入工坊之中做工,所得待遇也不低,遇到了天災這官辦商會還會伸以援手要比那些商人們更靠譜。

皇宮之中。

朱元璋駕臨文源閣,在場的六部官員臉色都不好看,這時候就聽他說道。

“咱聽說之前皇太孫要設立官辦商會的時候,你們一個個可都不同意,現在卻提出想要讓六部參與其中,咱想聽一聽,你們有什麼說得過去的理由?,要是說得好的話,咱倒是可以答應下來!”

之所以六部官員會提出這個條件來,那實在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官辦商會的厲害之處,那可以說是獨立在朝廷體係之外的另一個班子。

比如說為朝廷增加收入,這是戶部的責任,如今被官辦商會分去一部分,至於天災之時救助百姓,戶部和工部是首當其衝,現在官辦商會也參與進來。

一個國家軍隊是基石,財權就是命脈,被人分去這麼大一塊,這些朝廷尚書們自然心不甘情不願因此他們隻能硬著頭皮請求朱元璋,讓他們六部參與到官辦商會之中。

被衝擊最大的戶部,自然是首當其衝,鬱新當即起身說道。

“陛下,這官辦商會手握財權又獨立於六部之外,搞得不倫不類,這個衙門的官員對此多有非議,長此以往畢生間隙,這對於朝廷來說絕非好事!”

聽到這話,朱元璋哼了一聲,笑了起來,隻不過這笑容之中有些冷冽。

“有好處彆來占,沒好處就撇得一乾二淨,難道你們這些朝廷大員就是這麼當官的嗎?咱倒是覺得這關板上會不錯,能夠救命於水火,還能夠為朝廷增加收入!,這也能夠讓你們互不喘口氣,免得老是在咱的麵前吐苦水。”

說到這裡,朱元璋的聲音忽然提高了幾分。

“而且咱覺得眼前這情況挺不錯的,有些事情真是不比不知道,官辦商會一出,咱才知道這六部的官員有多少人是人浮於事!”

說到最後不滿之意,任誰都聽得出來,鬱新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可是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