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城中,王公貴族多如牛毛。
就連市井莽夫都愛說:“這還能住在萬寧城裡的,往上數個三五代,誰家不是貴人來的?”
窮人可沒法傳那麼多代,唯有貴族一代代傳承,有的一代代沒落,漸漸被剔除貴族行列, 成了凡夫俗子,底層百姓。
更有甚的,連百姓都沾不上邊,隻是個奴仆、奴隸,輕易不能從商,更不能入仕, 能傳個兩代,都算主家寬容。
魯餘之前隻道秦懷是外鄉來的趕考人, 反正各府城都有舉人試,並不拘泥於報考人數,隻要提前交足了各種憑據,沒有其他特殊情況,都能允考。
許多學子都會為了衝運氣,跑到萬寧城來考,這些人都是有底氣有學問的,或者是攢不了進士試的銀錢,隻能來碰碰運氣。
再不濟,考得個舉人,在萬寧城被指派一個地方小官,那也比在家鄉指派更小的官員好,算來,也是值當的。
“秦懷竟然是勇國公府的人?”一人的音調忽然變了調,轉而,那人就拍了拍魯餘的肩膀,“魯兄,前幾日你不是說要找一個叫秦懷的人麼?”
這人也是當初上過公堂的學子, 是魯餘一道的同窗。
當時, 他可也看了不少熱鬨。
魯餘在沒有徹底轉變思維之前,還記恨著秦懷,直到他出了貢院,也沒告訴其他人關於秦懷的事。
大家想當然以為,他是想找秦懷算賬來著。
魯餘苦笑道:“我是要找他,但——”
他不知該如何說。
若秦懷隻是個寒門學子,他魯餘受了人家的恩,上門去致謝再為之前的莽撞致歉,這也合情合理。
而且,也足以體現出他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