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和歸和戰歸戰(2 / 2)

對誌在收複河山的嶽鵬舉來說這亦是一場不容失敗的機會。

完顏昌則憂慮於河北地區層出不窮的漢人起義,希望能用議和來消解漢人的反抗意誌穩固現有基本盤,也是因此成了金國的主和派。

這一時期的宋金兩大名將,終於要在戰場上正麵較量一番了。】

對後世那品論戰場與談判之言,李世民頷首讚賞:

完顏宗弼信奉乾就完事兒了,相信隻要把趙構的頭擰下來,那宋朝自然瓦解潰散,屬於鐵血主戰派。

從這點上來說嶽飛認知的相當清楚,就如現代戰爭的“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拿不到”一樣,對戰爭的認知相當到位。

“可已有此等驍將,宋人又何必和議?”

對身為金國名將的金兀術來說這無疑是個一雪前恥的機遇。

“由北向南而征,平坦之地近去,南方多山多水脈,精騎難以施展,故而謂失天時。”

南下入侵來勢洶洶,北上伐金誌在功成。

“這金人尚需契丹和漢民為官便可見人手之稀少,故而單論國力則是金弱而宋強,若欲征之唯有速勝。”

趙匡胤慨歎,也隱隱明白了後世對這完顏構因何惡之。

話語簡單,但落在這殿內也多了幾分唏噓之色,惹得劉翰微微提高了聲音反問:

“這嶽飛知兵善戰且能治理地方,進退有度可稱有名將之風,如何能敗?”

對趙構來這樣的條件自然堪稱優渥,河南陝西等地依靠和談收複足夠他吹一波大的。

隻能說還好當時一些大臣還要點臉,不過斡旋之下趙構才借用徽宗死亡為其守喪的借口避而不見,令秦檜替他跪拜金使,天眷和議達成。

而完顏宗弼(金兀術)更加乾脆,半年後就發動了暴力政變直接把完顏昌一派從物理上乾廢,一年後(1139年)準備完畢就直接撕毀和議再度南下。

於是裴行儉也乾脆仰頭問道:

“自是主和。”李靖毫不猶豫道:

這光幕說野史聽聞搜山檢海時的趙構被金兵嚇至不舉,這類風聞或許是偽,但這趙構在之後無子嗣應當是真。

“官家所言非以為嶽飛會敗於金虜,恐怕是認為趙構意欲對嶽飛下手。”

無論是大量取用契丹人和漢人作為基層官員維護統治穩定,還是扶立偽齊政權讓漢人打漢人,都出自於完顏昌的手筆。

其中完顏宗翰主導了滅遼和伐宋,算得上是大權在握,而完顏宗弼(金兀術)也是他麾下的急先鋒。

趙匡胤也不答話,隻是略微搖頭依舊滿臉慨歎。

劉翰是醫者,更是親眼見過不少身體殘缺或有重疾者行事乖張,這趙構說不得也是如此。

而和議最終能夠推行則主要還是因為金國高層的權力大洗牌。

“勿要說戰場上,國與國、人與人之間便是這般道理。”

裴行儉也不推辭,或者說這般論軍事政史他所願,於是仰頭看著地圖一邊思索一邊道:

“南下最大便利便是糧草,可由陸運改漕運,所損耗不過陸運之一成,然黃河掘斷奪泗入淮泛地千裡漕運難用,故而謂失地利。”

“至於那和議雖令人不齒,然這金人先簽了又違了,自便是失了人和。”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